美文网首页
禅的精神

禅的精神

作者: 小松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1:08 被阅读0次

孔子曰:四十不惑,意思是人到四十岁,你经历了许多,对人生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力。快到四十的我,这两年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般开始琢磨这个问题的人,基本上最终都会追寻到宗教这儿来,因为不同的宗教最终都在为人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告诉你从哪里来,最终会到哪里去。连我们的很多科学家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企图用科学来解释世界的时候,最后也回到了宗教这里。

佛祖悉达多当年身为净饭国的太子,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在普通人看来他应该知足没有什么烦恼,但是在繁华褪去,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的深深空虚与失落让他开始厌恶这种生活,当他出城游玩在四个城门看到生老病死四种人生状态时,他感同身受,发愿出家修行,要寻找脱离生死之道。悉达多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是为佛祖释迦摩尼,佛祖成佛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

这里我不想介绍禅宗的历史,只是通过拈花一笑这个简单的动作就完成了禅宗的传承,摩诃迦叶传承的禅的精神到底是什么?佛祖顺手拈手一朵花,摩诃迦叶微微一笑,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像不像是一对情侣,男的手拿一束花,深情的望着女方,对方微微一笑,这个时候任何语言都是多余,就这么简单的动作已经表达了爱意,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自然,一点都不刻意。就像刚出生的婴儿,饿了哭要吃,吃饱了就要睡,不舒服就哭,开心了就哈哈大笑,所有的都是那么的自然纯净。当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在给孩子试图解释这个世界,告诉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合适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离这个世界的真相已经越来越远了。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禅的精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禅是什么?不可说,不必说,不能说。一说就错,就是多余。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外教别传。生活中禅无处不在,劈材担水,行住坐卧,吃饭工作无非妙道。学习禅的精神,就像花花草草一样,一切是那么的自然,毫不刻意,最具佛性,那就是禅了。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般若智慧并不神秘,它就在你身边。

相关文章

  • 禅的精神

    孔子曰:四十不惑,意思是人到四十岁,你经历了许多,对人生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力。快到四十的我,这两年总在思考一个问题:...

  • 生活禅

    生活处处有禅意!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

  • 工匠精神与禅

    之前教过的学生中,有个外号“挪威小王子”的帅哥,外形跟《暮光之城》的男主角罗伯特·帕丁森一模一样。关键是人家还有钱...

  • 正念禅修了解一下(32/364)

    正念禅修是什么 禅修并非宗教,正念禅修只是一种精神训练方法。 正念禅修是不加批评的观察,需要修炼者对自身的宽容。当...

  • 此心当有归一处,举手投足不离禅!

    禅这个字,现在快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了。 六祖慧能说:“内不乱为定,外离相即禅”。 禅是我们精神锻炼的活动(或者体证工...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day14

    Day 14 阅读第二章:修习的核心 没有正确之道 何谓吾道 山之禅 湖之禅 行禅 没有正确之道:我们最好精神饱满...

  • 卓越元素|什么是禅商“三宝”?

    什么是禅商“三宝”? 社企精神和禅商精神反映了一种从“账本底线”思维到强调一种“混合底线”思维转变的新的企业模式。...

  • 旅行

    让旅行成为一种精神追求。禅静,云游;寻道自然。

  • ∮4玄冥时空

    【 行禅 】冥想 • 释放根性 • 释放精神 • 释放情绪 • 融力玄藏

  • 禅与宗教、宗教精神

    随着人性的介入,宗教产生了。宗教产生的那一刻,宗教与宗教精神便开始了分化。到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的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ah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