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花了一上午的时间读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同行下乡的知青与朝夕相处的村民的言语中以及生动鲜活的案例中了解到伟大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这既是一部青葱少年的成长史,又是一部干事创业的奋斗史,还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从政史。在15-22岁,本该读书的七年学生时光,却任劳任怨的在延安市延川县插队做了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对总书记的崇敬之情有增几分。
总书记爱读书和思考,崇学尙读。书中多人提到总书记下乡时,带了两个小木箱的书,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历史等各个类别,既有中国经典,也有国外著作。无论是在田里劳动间隙,还是天黑下工后回到点着煤油灯的窑洞,有个针缝时间都会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勤奋好学的情景,达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另外,总书记读书不仅限于增加知识,他会“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会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形成自己的见解。总书记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值得我学习,要培养读书和思考的好习惯。现在我们所处的读书环境比总书记下乡时的环境优越的多,线下书店、线上书城应有尽有。我如不珍惜,既对不住被自己雪藏的经典作品,也对不起我们自己,毕竟学习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可以说,读书思考是一件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的一件事情。
总书记心系人民,为群众做实事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总书记下乡期间建设淤地坝、打饮水井、去四川学习沼气池技术办沼气池,办铁业社、代销店、裁缝社、磨坊……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群众最实际的生计问题。近年来的“中国梦”、“精准扶贫政策” 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充分体现了总书记时刻记挂着群众。只有在基层受过苦。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够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做实事,做好事。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还记得小时候收麦和收秋都需要全家人齐上阵一个多月的时间,到现在只需要一个人,一台机器几个小时就能完工。经历了没机械、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的转变,感受到国家迅速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幸福。
总书记是一个坚强与坚持的人。七年的知青岁月中,年纪青青的他不仅感受着城市到乡下巨大的生活落差,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他不会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或者倾诉自己的苦闷,而是以平淡的心态接受这一切,积极的生活与工作。在搞社教工作,建设淤地坝、打饮水井、办沼气等等工作中,干一件成一件,没有那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社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这种精神值得我深思,以后无论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要养成一个好心态,学会接受与面对解决,而不是一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选择逃避。以后做事情,要矢志以恒,一以贯之,正如《老子》中所述“民之从事,常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总书记无分别心。在总书记眼里,没有“人微言轻”这回事,没有贫富贵贱的分别,他认为每个人都值得尊重。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和气。下乡期间对“半憨憨”灵娃照顾有加。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过程,没有“天生伟大”这一说。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既是他人生的重要阶段,对我也是一笔精神财富。
小傻瓜
2017年9月24日21时
w�c��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