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6日,周一
农历二月十五,惊蛰。
“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
相传是汉朝时期
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
为了避讳而将“启”
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节到闻雷声,
震醒蛰伏越冬虫。
春雷始鸣,
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
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
大地回春,
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
“惊而出走”的原因。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蛰一声,唤醒万物,
春鸟醒来,游翔蓝空,
声声啼鸣唱春回;
繁花醒来,烂漫而开,
朵朵绚丽绽芳菲。
那是沉寂了已久的春色,
是在寒冬里,我们日日盼望的温暖。
惊蛰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黄鹂)鸣;
三候鹰化为鸠。”
进入仲春,
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惊蛰时期的花信风为
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桃花灼灼,
单支成韵,一树成诗,
千朵烂漫,十里惊艳。
在暖阳下舒展身姿,
春风拂过,
抖落一身芬芳。
桃花源,桃花运,
桃花妆,桃花醉,
人们对于桃花的喜爱
都明晃晃的摆在词语上。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九九”已尽,
“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
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天气明显变暖,
饮食应清温平淡,
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
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
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的侵袭。
还有就是这一时期气候比较干燥,
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生梨性寒味甘,
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说法。
春季人体肝气旺,
是肝脏机能活动的旺盛时节,
所以惊蛰养生,
就要重视对肝脏的保养。
首先要重视精神调养,
应戒暴怒,
更忌情怀忧郁,
要做到心胸开阔,
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
对大自然而言,
寒冷无非是沉睡,
暖日子醒来,
又是一个美丽新世界。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