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恒头条,介绍了刘润老师写的文章,针对高考的公平与否,提出了一个洞见:
公平,就是用“同一把”尺子丈量万物;公正,就是选“哪一把”尺子来丈量;公开,就是把丈量的过程展示给公众,让同意公正者,监督公平。
我认为这洞见非常有深度。至少把高考公平这件事,可以做到让人们更觉得少一些"阴霾",多了更理性科学的阳光。
假定国家教委或那个主管部门认可了这套理论。他们会怎么用现代科技,现代知识与智慧来实现这个洞见呢?
在我国,教育分为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义务教育作为全民性的公共产品,受益者虽然主要是个人,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基础"。义务教育如何实现差异尽可能小,尽可能公平,是实现高等教育更公平的基础。
义务教育的差异目前主要表现在,学校环境,师资力量上。这个在屏幕化的时代,完全可以通过集中优秀师资编录统一的教学视频来解决完善提高。学生的练习,答疑解惑也可以通过师资平台来互动实现。这在技术上,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如果我们在教育上采用这种多屏化,共享化的方式。可以改进现有的教育资源不公平的现象。
高等教育,是为了国家与社会挑选优秀的人才。初始目地就不是为了公平,更加偏好于公正与公开。高等教育就是要打造专业型的优秀人才,每一个专业,每一个行业分类,都应该有其独特的偏向与爱好。比如,体育运动比较好,就应该重点评估体育运动的潜质,而不是过于看重数理化与语文水平。如果一个人,主攻专业是理论物理,他就必须要求学生智商比较高,数学,物理基础比较好,你不能苛刻地去要求他历史与政治非常优秀。因此,同一把尺,在这里是不合理的公平,会使学生与高校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智商,情商,财商,基因检测,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这类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的基础测试与判断,也可以作为高校综合录取人才的考量依据,占有一定的比例与权重,让人才的录取可以使用大数据,考虑更多的维度需要,减少以考分一个变量判高下的不足与不公平。当然,这些测试过程,需要注意公平,公正,公开。有人觉得结果需要保密,属于个人隐私。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担心保密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编码的方式,去掉个人隐私信息。把信息的使用,全透明化。而信息的保密可以从更一维度上得到保证。信息使用透明,有利于社会更好的使用人才,发现个性化的专业人才,为研究开发人才的应用,提供数字化的基础。
因此,高考更好的公平,用多屏互动,大数据分析等新的技术,是可以更进一步的,在技术上也是可以实现的!
高考,怎么可以更公平一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