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以日为镜,在焦虑时代与希望共舞

以日为镜,在焦虑时代与希望共舞

作者: 卫霖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7:51 被阅读1次
林真理子:《平民之宴》.jpg

《遗失的世界》和《平民之宴》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畅销书作家、直木奖评委林真理子创作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两部作品。在这两部小说中,林真理子将笔锋直指日本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泡沫经济、日趋扩大的贫富差距、中产阶层的焦虑困境等。

近年来,放眼全球,人们的焦虑感都与日俱增。要想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为自己找到一块坚实的立足之地,以东邻日本为镜,或许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将焦虑困境诉诸笔端

林真理子一改现代都市女性的感情主题,把笔锋转向了对日本社会的观察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傅高义就以日本中产阶级家庭为探讨对象,写作了《日本新中产阶级》一书。该书中文版于2017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在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傅高义教授表示,中国的出版界对这部半个世纪前出版的有关日本家庭的著作发生兴趣,这令他非常惊讶。当然,傅高义教授也未曾忽略中国社会的变化,他接着指出:近来许多中国家庭已经步入中产阶级,开始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他们中的一些人尤为关注日本中产阶级的现代生活方式。

同样是2017年,日本著名女作家林真理子的著作《遗失的世界》和《平民之宴》推出了中文版。林真理子是当今日本文坛大众文学的代表作家,她登上文坛后获得的第一个文学奖项,就是被誉为日本文学界“新人登龙门”的直木文学奖。直木奖是日文文坛奖项中最受关注的奖项之一,与芥川奖并列为日本文学最高权威奖,两者都被誉为日本境内的“诺贝尔文学奖”。林真理子曾先后四次获得直木奖提名,一次当选,从2000年起,长期担任该奖项的评委会委员。

自1982年凭杂文集《买个好心情回家》一举成名,林真理子就笔耕不辍,30多年来,她已出版作品230余部,更是在日本狂销3000万册,是名副其实的文坛常青树,也可说是日本当今文坛最具“人气”的女作家。林真理子以细腻地描写现代人的恋爱心理见长,她的作品大多以现代都市女性的感情为主题,所以也被称为“女渡边淳一”。

不过,不同于林真理子过去常写的恋爱小说或历史小说,《遗失的世界》和《平民之宴》可说是她作品中的两个特例。在这两部小说中,林真理子把笔锋转向了对日本社会的观察,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泡沫经济、日趋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中产阶层的焦虑困境诉诸笔端。读者不难发现,林真理子笔下的日本与当下的中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甚至还可从中推测到出版社从林真理子的230余部作品中选择《遗失的世界》和《平民之宴》的深沉考量,诚如书评人止庵所说,“林真理子笔下的现实曾经与我们距离甚远,但现在不同了。”

林真理子:《遗失的世界》.jpg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当跟随着林真理子笔下人物或悲或喜时,我们似乎也同时看到了自己生活中荒诞可笑的一面

为了让日本的年轻人知道泡沫经济时代到底是怎么回事,19年前,林真理子写作了《遗失的世界》。该小说曾在日本发行量过千万的《读卖新闻》上进行连载,在日本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遗失的世界》反映了30余年前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当时,日本全国上下土地价格不断高涨,10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卖到100万美元,“东京23区地产价格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有钱人层出不穷。人们挥金如土,享受生活。小说的主人公泽野瑞枝,曾在泡沫经济时代和被誉为泡沫经济时代的宠儿的郡司雄一郎结婚生子,但很快因为丈夫另有新欢而与之分道扬镳,离婚之后,瑞枝独自带着女儿生活,靠当编剧为生。小说以瑞枝担任编剧的、反映泡沫经济时代的电视剧《我的记忆》的制作进程为线索,在制作剧本的过程中,瑞枝对泡沫经济时代的回忆与反思也穿插其中。

在创作完成《遗失的世界》10年之后,日本社会的贫富差距日趋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林真理子又创作了《平民之宴》。如果说《遗失的世界》作为“日本泡沫经济时代三部曲”的代表之作,讨论的是泡沫经济时代国家及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辉煌、反思与成长,那么《平民之宴》探讨的则是中产阶级表面优雅风光,其实却早已心力交瘁的焦虑与困境。

《平民之宴》讲述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典型中产阶级家庭,因儿子高中辍学,以及孩子们的婚嫁问题而逐步坠入“下流社会”的悲喜剧:坚持认为人有贵贱之分的中产母亲福原由美子,想方设法嫁给有钱人的女儿福原可奈,被母亲的期待压迫到放弃了所谓完美人生的福原翔,发奋读书决心要考取医学院的冲绳女孩珠绪……从“门不当户不对”的翔与珠绪的爱情切入,林真理子刻画了日本不同阶层人们的小心思,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巨大焦虑。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大时代面前,每个人都是小人物,焦灼的时代裹挟了所有人,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全身而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跟随着林真理子笔下人物或悲或喜时,我们似乎也同时看到了自己生活中荒诞可笑的一面。

“下流”阶层正在形成

“下流阶层”缺少的,不仅仅是收入,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意欲、对人生的热情——“欲望低下、能力低下者即‘下流’”

虽然林真理子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写作就是一个人在房间里演戏,你见过小孩子对着墙壁自言自语吗?就是那样。”但她显然并非缩在自己的世界里 “自言自语”,而是对大众关心的话题、时代的潮流保持高度的关注,并以小说的形式巧妙、生动地表达出来。

《平民之宴》日文直译的书名为《下流之宴》,所谓“下流”,语出日本知名社会观察家、社会消费现象研究者三浦展的畅销著作 《下流社会》一书。三浦展在该书的序言中解释道,自战后的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半期,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出现了一些被称为“新中间层”的社会阶层(主要是工薪阶层),并且逐年增多,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个人财产,然而收入却年年增加,使得他们拥有一种生活水平能够不断向上提升的期待,整个社会呈现出“中流化”的倾向。而时至如今,这部分中流阶层正在日益减少,由“中流”跌入“下流”的大有人在,年轻一代更是源源不断加入“下流社会”。

当然,三浦展所称的“下流阶层”,并非一般意义上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弱势人群,而类似于 “中流阶层中的下层”。“这类人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与真正的中流阶层相比却仍然缺少些什么。”三浦展指出,“下流阶层”缺少的,不仅仅是收入,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意欲、对人生的热情——“欲望低下、能力低下者即‘下流’。”也就是说,此“下流”并非道德方面的下流,也无关收入的低下,而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的低下。下流社会中的年轻人,自由散漫,喜欢独处,喜欢自由职业,平时喜欢在家看书看碟、玩游戏、听音乐,生活没有保障,对未来也没有信心。

如此看来,《平民之宴》中的福原翔活脱脱是一个三浦展笔下的“下流男”。不堪承受母亲福原由美子的沉重期待,翔对于考大学、找好工作、追求所谓完美人生失去兴趣,不愿攀登人生高峰,宁愿选择从私立高中退学去漫咖店打工,过简简单单、松松垮垮的生活,并准备与来自冲绳的比自己大两岁的姑娘珠绪结婚。面对眼看就要逐步坠入“下流社会”的家庭,由美子为维护家庭的地位和名誉心力交瘁。

孩子的教育问题可说是家庭的重中之重,福原由美子的教育理念很具代表性: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向更高的社会地位跃迁或至少继承自己的中产阶层身份,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学习各种才艺和礼仪,想方设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翔的压力,可说是来自由美子心中巨大的不安全感。因为她知道“那个世界”的人什么样(那是一群生来就放弃的人),而由美子一直积极向上地活着,一路这么努力过来。通过对福原由美子这位纠结的母亲的心理状态的多层次描写,林真理子写尽了中产阶级的焦虑。

林真理子说,自己写《平民之宴》,就是想揭示在阶层分化日益严重的日本社会,中产阶级对滑入底层的担忧,以及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相克”。由于《平民之宴》与林真理子以往描写爱情的作品大异其趣,因此日本评论界认为,《平民之宴》代表着林真理子创作的转型。

“野心”催人奋进

“野心”和努力是汽车的前轮和后轮,一起转动才能前进,人生缺一不可

三浦展在接受《读卖新闻》记者的采访时曾说,对“下流社会”不能简单地以好或者不好来加以判断,但目前日本社会阶层的分化还只是处于开始阶段,随着中产阶级的日益崩溃,各种社会矛盾也将接踵而来。

在全球化的今天,“下流社会”的现象绝非个别发达国家所独有。不过,日本年轻人的低欲望已经引起日本学者的普遍担忧。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就曾针对这一现象写了 《低欲望社会》一书,这本书的副标题叫“胸无大志的年代”。大前研一认为,日本已经陷入“低欲望社会”,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毫无干劲。

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失去追求和梦想这一社会时弊,林真理子也发出了自己的呐喊:年轻人啊,你不能没有野心!在林真理子看来,年轻人没有干劲是很可怕的,“野心”和努力是汽车的前轮和后轮,一起转动才能前进,人生缺一不可。在《遗失的世界》中,女主角泽野瑞枝婚姻失败,生计堪忧,为了独自抚养女儿,她重新步入职场,并最终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平民之宴》里,作者让被视为“下流阶层”的宫城珠绪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及他人的帮助成长起来,有望通过教育完成阶层“逆袭”,也给了读者一丝希望:这似乎是实现阶层沟通的一种途径与突破口。

相关文章

  • 以日为镜,在焦虑时代与希望共舞

    《遗失的世界》和《平民之宴》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畅销书作家、直木奖评委林真理子创作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两部作品。在这...

  • 铜镜悠悠传千古,不见当年梳妆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大臣魏征死时发的一句感慨。...

  • 镜子的智慧

    唐太宗李世民在一代名相魏征去世时曾感叹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

  • 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

  • ​大部分人了不听真话

    魏征病后逝 ,唐太宗说,以镜为铜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以可 知兴替;以人镜为 ,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

  • 《读英文诗》I Look into My Glass - Tho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能映射出来许多东西,或许还见证着时...

  • 白小白_晨读感悟_20180330

    【以己为镜】 《旧唐书·魏徽传》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果我...

  • 再思考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简单...

  • 感谢那个让你发现缺点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 以子为镜,正己言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想说,“以子为镜,可以正言行”。这里的子,正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日为镜,在焦虑时代与希望共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ij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