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樱月竹鸣子燃阅读更文800字点赞
从《黄帝内经》中学点养生之道

从《黄帝内经》中学点养生之道

作者: 读书是一种修行 | 来源:发表于2022-04-09 22:59 被阅读0次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里面讲了很多关于养生的医学常识,要是认真领悟,且配合白话文的解读,其实也不难理解。


我们已经进入了“快车道”节奏,面对生活和工作带来的种种压力,尤其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经常熬夜已成为生活的常态。

面对生活中不规律的行为习惯以及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殊不知,这样长期循环往复,已经在慢慢的蚕食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所以,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要学会合理的养生,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比如:“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内,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或者泡上一杯自己喜欢的茶水”。

要么菊花水配合枸杞,不仅可以养肝,还能明目,在压力状态的疲劳下,经常喝些菊花枸杞水,可以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尤其,春夏季节正是肝火旺盛之际,手边经常准备些菊花水,也能驱除身体的火气,这些都是很好的食补疗法。

【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译文解释】: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推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摘自《皇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原文】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译文】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象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的渴望得到的东西,把他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疾。

学会控制饮食和规律的作息调整

在饮食方面要做到有节制,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通过合理的控制饮食,不仅能减少肥胖发生的概率,也能保护我们的肠胃功能,且晚饭宜清淡、忌辛辣、油腻。

另外,规律的作息也是十分重要的,应避免过度操劳。

且不要过度饮酒,有的时候可能是单位应酬需要,或者平时的生活习惯中就好这种喜好,应避免过度,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养心的一种过程。


可以说,《皇帝内径》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睡眠也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不知不觉中会损耗身体大量的能量,这些损耗的能量不是通过药补、食疗等方式能见效的。

睡眠不足,身体就会变得虚弱,导致无精打采,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并且人心理机能会紊乱,会出现神经衰弱、嗜睡等症状。

人体的生物钟一旦打乱,很难进行调节的回来。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色好不好,通过观察人的面部颜色就能看的出来。


气色好,面部较为红润,肌肤富有光泽。面部蜡黄,是一种气血不足的表现,说明脾虚,如果是湿热体质,就要调理脾脏,经常熬夜的人就会出现脸色蜡黄的现象,我在网上查了说,医生说喝木瓜山药莲子汤可以起到去除体内湿气的效果。

可以说睡眠不足,人的精气神就会衰弱,如果,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人的思维和记忆能力也会减弱,甚至还会影响血压、消化系统,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黄帝内经》中学点养生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km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