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记得当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时候我去看了《辛亥革命》,看的我心情沉重。几年过去,剧情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了,唯独胡歌扮演的林觉民在海边的影像还有点触感,以及当时联想到的那篇著名的《与妻书》。当时作为观众的我感觉就像个先知一样,因为知道革命的结局也知道林觉民的结局。这部影片书写着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在百年长河里,这是一个伟大复兴一个觉醒的瞬间,但是时间不会忘记,一个时代的影像。
今天我又去看了《建军大业》,余少群比之在《辛亥革命》里扮演的汪精卫似乎胖了一点。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两部场景拍的很宏大震撼,让我对当时的战争对牺牲对武装又有了深刻的认识。只是两场战役都出现了叛徒,让我对信仰之坚定性产生了新的辩证。人性之复杂不是在某个时刻决定的,它会变化会反复会摇摆,所以真正拥有信仰的人最后都站在了信仰的巅峰之上让人仰视。那是真正的时代的伟人,拥有信仰并且引领信仰。
影片中出现了一些流量小鲜肉,陈伟霆依旧是一副亦正亦邪的模样,孙艺兴的表现还算饱满就是有些太瘦,李易峰俨然一副老干部,霍建华演的太帅了点,朱亚文很英气,欧豪的叶挺满屏的霸道总裁味儿,鹿晗应该是来搞笑的。那些老戏骨更不必评价了,个个都演出了铁骨铮铮的汉子,都是我的偶像。尤其是黄志忠和王景春的将领形象深入人心,似乎只有他们站在那里,中国的军人才有方向才有战斗的意志。黄志忠说,父子同军的儿子走,兄弟同军的兄长留,只是为了给中国的未来留下希望。然后,战士成了勇士,勇士成了烈士。然后它们成了历史的英雄。时间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一代代人们更不会忘记那些流血的生命,坚定的意志和不变的信念,换来的最后的和平。愿我们能珍惜这个时代。
影片没有像历史教科书一样告诉观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摆出历史事实让我们自己去分析。其中提到了左倾和右倾,工人阶级和农民阶层,武装力量和非武装力量,国际共产主义和中国国情各种思想的较量,在对话争论中,在逐步的摸索中,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渐渐明朗,最后终于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斗争思想。这是历史进步的发展轨迹,虽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牺牲了很多人的生命,但那是为了信仰的牺牲,也是为了和平的牺牲。
我想到了崖山之战陆秀夫背着幼帝跳海,身后忠心的老臣和军队都义无反顾的跟着跳了下去,之后十万精英阶层跟着自杀殉国。也算是为了信仰牺牲,但那是盲目无知的牺牲,之后华夏文化出现断层再无崛起,历史倒退何止百年来计算。
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政权,建立民国,共产主义生根发芽,建党伟业奠定,建军大业铸就,真正的信仰总是顺应历史顺应民心。
最后,愿我们爱家爱国,有梦有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