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里面把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医院等等,作为孤独程度的分级标准,每达一级就意味着你的孤独程度更深。
我们经常能够在微博等平台,看到诸如此类的帖子,还有人放话说:“两个人才叫吃饭,一个人只是在吃饲料。”
而在这些帖子下面,通常都有不少的评论跟帖,其中大多数都纷纷表示,完全戳中了自己的点,并趁此机会表达自己所谓的寂寞和心酸。
然而,我们真的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需要人陪吗?所谓的自己吃饭,自己看电影,真的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觉得可悲吗?
我自己从不觉得,一个人看电影吃饭有什么问题。
不仅没有问题,反而很多时候,自己一个人反而可以更加舒坦和豁达。我能够趁着独自一人,安静地看完一部电影,品尝里面剧情的走向和演员的表演,而不必总是和身边人做一些无谓讨论;我也可以在自己吃饭的时候,不必顾及其他人的目光,大快朵颐。
实际上,这些看起来好像充满寂寞空虚冷的事情,并没有臆想中的使人难受。
可为什么总是有如此多的人喜欢附和,甚至总爱援引其中所说的孤独感悲春伤秋?
其实说白了也就两个字,矫情。
实际上,很多喜欢将自己包裹在这种虚伪的孤独感之中的人,他们真正想要的,不是所谓的情谊和关爱,而是别人向自己投射过来的目光。
他们平时喜欢混迹流连于人群之中,享受着在交谈之中,被人群包围的感觉,更加重要的是,他们更加喜欢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一旦当他在人群中的关注度,达不到他的满意度,便又要在微博或者朋友圈发出诸如:“虽然我置身人群,但我却如同身处荒岛”这一类刻意不明觉厉的句子。
他们企求通过别人对自己投来的关切目光中,找到认同感和虚荣感,一旦失去这种关切,他们便觉得空虚,这时候只能够以“孤独”作为借口,既是一种自我安慰,也作为一种内心的自我提拔,最好还能够被别人看到。
在引起别人关注的同时,表达出一种类似“世人皆醉我独清”的高贵气质,这就是如今很多所谓“孤独者”的真实现状。
我们很容易便会被这种气氛蒙蔽双眼,甚至被这种中二气质的孤独感所感染。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自小我们所看到的电视剧、动漫,甚至是各种美好的故事里面,都给我们描述了人和人之间的情谊是有多美好,大多数的文字,都喜欢把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无限放大。
在这种耳濡目染的浸染下,我们极大地高估了自己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这些童话故事里面却没有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本初,都只是一个个体,一个精神上与其他人没有任何牵连的个体。
有非常多的人,将自己的满足感,来源置放在其他人的身上,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个抱团取暖的效果。
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便极容易陷入非常多的“无用社交”之中。
比如,最近经常被各种媒体批评的学生会和社团里面。当学生们沉迷在社交群体里,享受着人际交往之间,上下级差距所带来的美妙快感时,便容易将过多的精力放置在这其中,从而忘记自己作为学生应当做什么的本分。
这就是将快感,置放于他人身上的典型。
看起来似乎在人群里肆意流连,如鱼得水,但当自己脱离人群之后,往往会发现,身无长物的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
真正懂得孤独的人,从来都不会把孤独放在嘴上。
因为他们很明白,孤独其实是人生必要的一种状态。当我们在社会之中,浸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自然会明白,其实孤独从来都不是一件坏事。
我们身处其中,能够更好地看一看我们自身,思考我们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怎么样构筑自己的人生。
毕竟所有的生活,都只属于我们自己一个人而已。
喜欢文章的可以关注公众号:不流泪情书(每天给你带来正能量和灌知识灌溉!里面还有免费影视资源的引进,任何在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影视(包括vip)都能免费观看)我大学一直再用的,给你们的小福利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