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我投入的是真情。
——汪曾祺《人间滋味》
最近看了两本汪曾祺的书,《五味》是自己买的;另一本《人间滋味》是同事借给我看的。
这两本书的内容稍微有些重叠,写得都是非常平实的关于各种食材和美食,以及与此相关的记忆和缅怀。能看得出来作者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热爱美食并且乐于自己下厨房好客的人,怪不得汪老被称为最值得品味的浪漫作者。
也斯曾经这样评论这本书,这段话也道出了很多人的想法:
有时看到一枚水果、一颗菜、一盆用心做出来的食物、一篇好的散文、一首好诗,总令你眼前一亮,像看到一个出落得与众不同的人,有她独特的修养和容貌,让人心生爱慕,想一个生命也不容易完成她自己的个性,值得珍重。
萝卜、豆腐、马铃薯这些平凡的食材在汪老的笔下就像重新焕发了鲜活的生命力,当然还有很多各地的美食,他不光记录下了这些文字,还配上自己的画作和书法作品。《人间滋味》的腰封里写着:和汪老爷子一起品读美食,赴一场不枉此生的饕餮盛宴。
在这场饕餮盛宴中,摘取几则引起我特别关注的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在故乡的食物那篇里,我看到端午的咸鸭蛋这个章节特别有意思。文章不光是描写了惹人馋得流口水的高邮鸭蛋,从中也品得出那淡淡的乡愁。
作者先是写了故乡端午的风俗,继而写道:
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后来写道作者虽然不喜欢袁枚,但是袁才子在《随园食单. 小菜单》写了腌蛋一条,顿时让人倍感亲切。
之后又详细地描述孩子们是如何吃鸭蛋的,小心地磕破皮,用筷子吃,留一个完整的壳,汪老最后脑洞大开,说到其实可以用空的鸭蛋壳装萤火虫,这样的效果是不是比囊萤映雪更好呢?
联大的女同学吃胡萝卜成风。这是因为女同学也穷,而且馋。胡萝卜含有对身体有益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吃了可以驻颜。
西南联大时,物质匮乏,但是人们对美食或者零食的需求不减,女学生一边咯吱咯吱咬着胡萝卜,一边接着谈论欧美文学的形象读来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令人动容的是,汪老作为右派分子被下放塞外沽源期间,是被派去画马铃薯图谱的,在那个特殊岁月里他却逍遥自在,安静地读了很多书,尽情地享受安宁的生活。感谢那在绝塞孤城也活下来的波斯菊,为这座小城增加了一分颜色,也为汪老的人生增添了一点生气。
汪曾祺老人家写得这些关于美食的滋味,其实也是人生的味道,酸甜苦辣咸,一一品尝,细细咀嚼,有些美食是从陌生到熟悉,进而到热爱;有些年幼时的美食却只能留存在记忆长河深处了,就如同那珍珠翡翠白玉汤一样,那是不可逆的滋味。
民国距今不远也不近的距离,之前读过那个时代的文人的作品,总感觉有些隔膜,有些生疏,而看到汪老笔下的这些朴素的文字,因为这些耳熟能详的食材和美食,突然就有了熟悉的链接,是他们架起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坚实的桥梁。
关于美食,古有苏东坡,近有汪曾祺,感谢他们,给世人留下了这些人间至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