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上映这么久之后,抽了个周末看了《无问西东》,我哭了好多地方,感情还像孩子时候那样充沛让我觉得自己依旧是个少年。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大概是撑起整部电影的一句话,原本出自《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逝去的就逝去了,活着的还在继续,珍惜当下的生活,做好未来的自己。
然而我更喜欢的却是电影中各自的坚持和无可奈何的命运,没有一个坏人,却也没有一个完美的故事。
四个时代,五段故事,个人有个人的迷惘,个人有个人的内观。
-1-
坚持真实
如果没有梅贻琦老师的点醒,吴岭澜不会选择真实,不会了解自己。实科不列(不及格),文科满分的陈岭澜,他要选择实科而不选择文科,理由是“优秀的学生都选择实科”,“我们这个年纪不用管自己学什么,只用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有一种踏实”。
当梅老师问出----“什么是真实?”的时候,陈岭澜无法回答,也无法正视自己。梅贻琦说: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一刻吴岭澜才开始挣扎自己的内心和真实,直到1924年泰戈尔访问清华,做了一场“对自己的真诚”的演讲,看着站在泰戈尔身边那些丝毫不逊色,对自己内心笃定的人,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有了自己对文学的坚持,终于也像泰戈尔说的那样“人类的文明正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应得在这个方向里进你们自己的贡献。”
-2-
坚持真心
成为清华教授的吴岭澜由于时代的变迁成为了西南联大的教授,遇到了那个满腹经纶,衣食无忧,充满了爱与善良的学生----沈光耀。父母的希望是你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幸福平安,体会生活的乐趣,去西南联大读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一部分,以后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生孩子,体验为人父母的快乐更不是为了别人,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乐趣。这些希望原本也是沈光耀自己的希望,可是那样的时代,他看到的是哀嚎遍野,生灵涂炭。
招空军的时候,美国的飞行教官说“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完美的人,缺德事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无畏、正义和同情”,他瞒着父母成为了空军飞行员。飞行训练结束后,他总是每次都为了散发食物给村里的孩子们,冒着被敌人追踪的风险飞同一条路,成为那些孩子心中的希望,成为他们的“晃晃”(每次都抖动飞机的翅膀)。美国的飞行教官让他做俯卧撑的时候,他没有任何怨言,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把教官说服他参军的那番话还给了教官,于是他们从一个“晃晃”变成了一队“晃晃”。
那些饥饿的孩子们的所有希望都是这些从心底给出真心、无畏、正义和同情的人带来的,没有温饱的压力才能有精神的富足。
-3-
坚持爱
这一段是整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来我喜欢没有谁的过错,却逃不开命运;二是虽然电影在坚持大道理,却在这一段中用了小故事,点滴中充满了市井,又在俗气的日子里又诗意般的解风情。
其实我看不懂王敏佳是否喜欢过李想,她对陈鹏的爱是否只是因为“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
我懂敏佳的坚持,因为感恩去写了那封不让师母再打人的信,因为伟人光环的迷恋导致了最后的说不清,被批斗被毁容;我懂师母的坚持,长年累月的冷暴力和爱的不平衡导致哪怕撕错小三,也要继续泄愤,最终受不了自己的良心,只能抵命。
我懂陈鹏的对爱和事业的坚持,也懂李想想去支边的心所以隐瞒了和敏佳一起写信的事实,到后来内心的亏欠全数还给了张果果的父母“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可许老师的坚持到底为了什么呢,一面接受着别人的爱,一面却执念的要和自己的妻子划出一条分界线。
陈鹏是“晃晃”救助下得以存活的孤儿,他把爱给了敏佳,把信念给了李想。自己投身原子弹建设,到最后被辐射,家乡也物是人非,和敏佳也重新踏上了寻找对方的路。
这一系列命运的安排中,我最能记住的,是敏佳收到的雪花膏铺满了银杏叶,那是北京的味道,那样的日子里依旧诗意的活着。
王敏佳可怜,陈鹏可怜,理想可怜,许老师可怜,师母也可怜,没有坏人都是可怜人。
-4-
坚持善良
最贴近我们的一个故事,却是我不太喜欢的一个故事。张果果的父母是被李想就下来的人,他们记得李想最后的话“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也记得这个世界需要善良。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算计和尔虞我诈比想象的多,本来是一步好棋,能让广告商赞助手术费,一面也救了病危的四胞胎,可是没想到自己也只是上层斗争中的一步棋。自己出钱去救助四胞胎的时候,被曾经的上司提醒,也许四胞胎的家人赖上了他,他害怕自己的善良再被利用。然而最终,他选择了不参与上司的争斗,也选择了继续救助四胞胎,才发现四胞胎的家人不断地找他只是想送他四支胎毛笔而已。
不喜欢的原因是最后这个故事为了选择善良而选择,好像是一定要拉回主流思想的感觉,忽视掉了人性的挣扎面。可是有时候选择善良也真的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他们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坚持,哪怕有的坚持只是执念,
那你呢,坚持的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