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福袋与扭蛋机
盲盒起源于明治末期的日本百货公司的福袋。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动漫文化的发展,当时大量模型爱好者制作模型并将其商品化,于是,出现了专门售卖手办模型的线下“扭蛋机”。以日本万代为代表的公司将动漫IP形象制作成手办、饰品等放在蛋形的不透明包装里,顾客在机器上投币之后扭动开关,就会随机掉出一个“扭蛋”,商品的具体内容则要等到打开“扭蛋”才能得知。
▲哆啦A梦扭蛋机
02
干脆面与集卡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一些商家为了增加销量,开始在产品里附赠“水浒卡”、“三国卡”等,并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集卡风”。
不少八零后、九零后为了集卡而狂吃方便面,如今一套完整无损的水浒卡动辄几千。(不少小伙伴说当时被妈妈扔了,直接损失好几千。hhh)
03
盲盒与潮流
2010年“泡泡玛特”横空出世,经过10年的发展,2020年在香港挂牌上市,这个曾经的普通玩具合集店已成长为市值千亿的巨头公司。
首先从宏观消费环境来看,“盲盒经济”的热潮似乎合情合理。在当下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销售已从贩卖商品发展为贩卖娱乐。盲盒的流行,让潮流玩具文化和产业逐渐走向大众视野。不少品牌开始和潮玩IP联名,或推出自己的盲盒系列。
04
乱象与问题
盲盒”营销本质上是一种游戏化的营销手段,这种游戏机制的设置让消费者有一种“上瘾”的感觉。
同时,当盲盒与潮流结合时,各路明星、网红带货、发图炫耀,这样容易引起跟风的现象,从而导致一些“限量”、“隐藏款”的玩偶在二级市场上被刻意提高价格,制造稀缺性,误导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容易盲目跟风,刻意攀比。
其次,某些不良商家打着盲盒的幌子,偷偷清理尾货,夹杂一些无人问津的次等货。更有甚者,居然出售宠物活体盲盒。这种行为无疑是贪得无厌、藐视生命。
首先,商家所售卖的宠物活体来源不明,宠物的健康存疑,是否打过疫苗,有无定时体检。
其次,大多数的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多数选择邮寄活体,而并非选择专门的宠物托运。快递包装严实,宠物难以活动,而且快递一旦滞留,宠物没有水或者食物,容易死去。
同时,宠物死后,尸体会产生大量细菌,会对公共卫生产生影响,因此我国的邮政法中详细写明,禁止邮寄活体。
再者,商家写明不接受退换和中、差评,但是一些买家收到宠物后,觉得不满意,所以弃养,然后流浪猫、狗的数量增多,这时不良商家再次扑抓流浪猫、狗,再次销售。买家损失的是一点钱,卖家失去的是良心,而那些宠物失去的实实在在的生命啊。
拒绝活体盲盒,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结语
盲盒成为一种让青少年释放压力的方式,可以带动玩具制造业发展,同时给予品牌更多的文化价值赋能。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政府要加强管理,规范市场,我们也要理性看待盲盒,切记不要为“盲”而“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