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朋友圈里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各种嗮孩子的兴趣班学习的画面,之前的我们还仍是如老僧入定般只是作为吃瓜群众的存在。直到今年,有同事聊起问及我们家的情况,才开始正视关于兴趣班的事情。
小王子今年上大班,目前只参加了围棋班,还是在幼儿园里面上的,而且有不会占用其他业余时间。除此之外,还没有计划报其他类型的兴趣班。
主要原因是孩儿他爸说不想孩子那么累,留给孩子一个单纯美好无压力的童年,简单翻译过来就是爸妈懒,懒得去操心策划。
再者又觉着孩子还小,着什么急呢。古语有云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然后最后支撑我们的意念的是,网上不都说国外的教育方式好呢,他们不是高度自由,不管孩子的么,这种不用父母操心的教育理念得多招人喜欢呐。
可是同事一脸嫌弃的表情“都什么年代了,你自己没有要求不代表现在的社会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旧标准,你周围瞅瞅那些个优秀的谁家谁家的孩子,就不说不输在起跑线上这回事吧,那要不人家都比你傻么,就人家都前赴后继都去这么干,就你独树一帜呀”。当时听了没有什么特殊感觉,但直到最近和公司美国同事的一番对话,也算是刷新了我原有的认知。
美国同事他有一个六岁的女儿,一周五天除了正常幼儿园的课程,每天都有不同科目的兴趣班要上,还都是请老师到家里的那种:
周一晚是数学课
周二晚是音乐课
周三是游泳课
周四是钢琴课
周五是高尔夫球课
周末二天则是家庭聚会或探望台湾外祖母的探亲安排,其实也正是学习中文的时间。他属于美国典型的中层阶级家庭,相对的比较注意小朋友各种素质的培养。因为未来如果要参加竞争读名校,也是有压力的,除了学业之外,同样需要各种素质能力的比拼。所以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同时再通过这些兴趣的学习来确定孩子的喜好,最后再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和发展,如果未来想要出人头地,从小的准备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这种频率参加兴趣班在美国来说并不是个案,很多周围的人也都是这样去做的。
原来让孩子忙得团团转的并非只是国内家长的专属诟病,实际情况是国外家长也是过犹不及,更甚一层。
那到底要怎样来平衡和确认孩子的兴趣呢?到底该不该上兴趣班?
望子成龙是全世界父母的心愿。自己作为父母,虽然清楚不可能个个都是龙是凤,但是还是不希望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普通人,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无法找到自己喜欢的乐趣去平衡生活。
所以通过兴趣的寻找和学习,可以顺势去挖掘孩子的潜力,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持续的支持和发展。同时亦是日后社交的敲门砖,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有更多的话题和社交手段。
哪些兴趣班才适合自己的孩子?
以前的想法是先去参加体验课,如果孩子喜欢的话就可以考虑去报名参加,可事实就是只要你问他喜欢哪一个,他说都喜欢。再问他参加几个会不会累之类的,他的回答则是”很好玩的呀,不会累”让你摸不着头脑。
所以只能靠父母来根据他的性格特点来分析和挖掘,一般性格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可以试着让他去参与一下运动和音律方面的兴趣班,比如游泳,轮滑和跳舞。在释放他们激情因子的同时,也帮助孩子们在运动中学会掌控自己,约束自己和放松自己。
性格比较偏内向爱安静的小朋友,也许会对围棋产生浓厚的兴趣,书法和机器人,画画也可能让这样的孩子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在喜好的兴趣中去释放自己,找到自我。
当然孩子兴趣爱好比较多,自然也会根据成长的不同时期发生变化,我们也许很难对孩子的兴趣和潜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只要孩子愿意,只要条件允许,都可以让他们多尝试、多感受,若孩子已做出选择,请让他至少坚持一年,然后再来决定未来长期发展和培养的项目,把它真正的变成一辈子的兴趣。
所以,2019,某人也要走上带娃上兴趣班的康庄大道了,群里的妈妈们,很快我就要加入你们放学后或者周末的兴趣陪伴群里,说不定,哪天在琴行里,球馆里就会有我们老母亲们的偶遇,等着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