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面第四篇文章里我们分析了如何分辨江湖体,但关于江湖体怎么练字的问题说的并不多,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解析江湖体的练字流程,给大家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
江湖体要想练字,林工认为应该按以下思路顺序来进行:
一、先确定目标,这个在第五篇里有详细的阐述。比如你确定你要练的是实用硬笔行书,你就不要去看书法类的笔法和字帖。而直接去看现代实用硬笔名家的字帖。这样能省下非常多的时间。
然后你确定你要练行书,而不是楷书,行书跟楷书的区别就在于笔划,还有结构特征。这个在第四篇里也有很详细的说过。所以林工觉得练字者一上来不是问我要选什么字帖,而是我要练书法还是写字,要练行书还是楷书。必须先明确这两点。
接下来是非常重要的学术争辩:
有人会说:练写字也要讲书法呀!一定要借鉴呀!古人的毛笔笔法多好啊!是一切写字和书法的正宗基础啊!你讲写字也要讲古帖笔法呀,不向古代的高手借鉴是不正宗不懂学习啊!肯定是江湖体的习气嘛!
我说这些朋友,现代实用硬笔名家十几位的字帖有去看过吗?统统看不上?你的眼界这么高了?你的成就已经比他们十几位的还大了?人家司马彦的作品多次入选碑林,庞中华的字帖卖了上亿册,你呢?典型的眼高手低嘛!人家历练多年,很多都已经名满天下了,你们却要这些菜鸟抛开这么多的实用硬笔名家去临古帖,还要绕一个大弯从头开始?在你们的意识中,毛笔笔法就是那么容易领悟的?现代的这些实用硬笔没一个中看的?这是什么逻辑?
那我看到知乎上面有这么一种道理:书法上面的成就是跟商业成反比的,商业成就越大,书法成就越低,因为普通大众哪里知道什么专业?有人出字帖卖的好,说明他很会做生意,商业头脑好但写字水平却不昨的,而不会卖字帖的书法家其实功力更深厚,只是得不到市场的认可罢了。
这话听起来似乎是那么一回事,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比较片面,因为字帖销量并不是衡量书法成熟的标准,庞中华就是一例,但怎么讲呢,人家也同样经过了专业权威人士认可的。要不然怎么出版生命那么漫长?还能销亿册?说明人家也是专业的,不然早就被专业硬笔书法界批个狗血喷头不用做人了,还能出书?难道硬笔书法协会的专业人士都是吃软饭不懂专业骗编制的?
庞中华老师能有如此待遇,说明了从学术界到民间都有相当的认可度,说明学术界的那些权威还是相当包容的。虽然有不同的声音批评庞老师的字体,包括我自己也批评过,但最起码人家还是相当成功的。写字水准也是比普通人要好很多的,所以不能认为书协的权威统统眼瞎了,放他们出来用江湖体祸害群众,如果某些练古帖的人这样认为,那就完蛋了,不是名家完蛋了,是你们自己完蛋了。
再来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如果你这么会指导,你早就应该出名出书了。因为你完全可以把从毛笔中领悟出来的那些东西运用到实用硬笔上,然后成为一个名家了,那不是很轻松的事?别跟我说你不想,因为你自我感觉上已经比那十几位代表还牛B,那么请问:你的书和你的字帖在哪呢?既然没有一个系统的作品,又谈何看不上这些名家?难道你的意思,他们这十几位名家包括田英章李放鸣吴玉生黄若舟钱沛云王正良丁永康。。。。统统都是江湖体?都没有临过古帖?这就是某些书法江湖体自视甚高的体现。虽然你自己临了多年的毛笔古帖,其实本质上还是个江湖体,绝对不代表你在实用硬笔的笔法运用上比现代实用硬笔名家强,学术研究水平不代表就高于名家,而学习年限不是自动跟学习水准成正比的。所以正视自己的整体水平,正视现实,才是一个学习者应该有的基本品格。
不要动不动就拿毛笔笔法和一些专业术语来忽拢那些菜鸟,我承认软笔笔法是对硬笔有很大的启发帮助借鉴,我当年花了四年时间才从软笔笔法中领悟出一些心得并且运用于硬笔写字中,这个坑可谓相当深。四年时间不长,但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熬得住四年的寂寞?但如果前人已经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的现成成果出来,我们放着不用,偏要叫菜鸟重新自己去开一条路,而且还很容易失败的路,这责任谁来负?没有人可以说教学生百分之百成功的。老师也一样。这么简单的逻辑都想不通。那就是一种思维缺陷了。
练字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切实的为了做实事,为了实用。人家不需要练书法,写字也不需要讲什么毛笔笔法拆解借鉴,偏偏就是过不去这个心理门槛。放着现代实用硬笔名家的字不练不学。偏要菜鸟去跟你们爬那个非常难爬的山,走好一点路就看成是旁门左道似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本身我看就是眼高手低。自视甚高的一种心理。以为学了书法临了几年帖就可以从软笔越界到硬笔胡乱指导。
因为很多年轻书法体都是这种毛病,把不是临古帖或者说不象古帖写法的字体统统看成江湖体,臆造出一个“江湖体”来显示自己的优越,这在我看来是一种食古不化,是一种心境狭窄容不下革新的表现,是一个年轻人的躯壳装着一个老年人的心态。你说古法高明,我承认,放在毛笔字上面的确法度森严,如果放在现代实用硬笔生搬硬套,那就有点四不象了。否则现代的硬笔书法还怎么进步?
就是因为只允许仿、高仿,抄套,而不允许不象,容不下一点点的改变,甚至自行定义为乱改造。其实就是一种固步自封的表现。如果搞科学技术工程的人象你们这样搞学术,今天国家的科技就根本还是停留在一八四O年的大清帝国了。根本不会出现第一艘国产航母和055型亚洲最强世界第三的驱逐舰了。所有行业的改良创新都是为了发展。不可能有哪个行业是完全一点不动的照搬古法的。写字也一样,是为了时代进步服务的,而不是为了食古不化完全照搬而存在的,如果这样的话,我们都去做古法高仿者吧,那用字库去制造不是更省事?传统文化的传承说白了,还轮不到你我这些普通人去传承,只是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该实用化的运用,就不要往高了去臆想,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多正宗。
所以我一看到用毛笔笔法来循循善诱不断启发新手练硬笔还偏要硬拗的人,我就本能反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误人子弟,前面已经把道理说得相当清楚了,不需要我再重复说明了吧?练实用硬笔,不需要讲什么毛笔笔法,不需要在某些还未练成的人的指导下去重新领悟笔法用于硬笔,那不科学,要付出很大的时间代价,不是每个普通人都有那个领悟能力的。
现代实用硬笔名家的帖已经足够用了。不是练书法!不是练书法!不是练书法!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说三遍么?除非你们这些练古帖的人敢自视甚高把现代实用硬笔名家全部打成江湖体。那我就没话说了。
二、提交原始字体给林工分析。这点很重要。有练过的人一看你的字就知道有什么问题。
而不是一上来就建议你选什么帖,因为林工不知道你的字到底在哪一个水准程度,心里没底,一看你写一段一百来字的结果,立马就知道你学没学过,练没练过。因为有些人还是以前临过帖的。但后面放弃了呀,所以一直就没有再练了, 现在再重头捡起来学习,原始字体还是要分析的。
比如上面这张,林工就会帮你按标准来分析打分,什么标准呢?请看下面这第三条:
三、林工会给你的原始字体打分。为什么要打分?什么标准?以谁的字为标准?为什么?
1、因为打分是让你直观的意识到自己的字是在一个什么水平。客观分析你的字的优缺点。这样你才对自己会有一些最基本的信心,而不是纯感觉上的以为自己的字很差,到底怎么个差法呢?有哪些方面很差?这些都不是靠感觉就可以的。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
2、什么标准呢?林工在第五篇文章里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再说明一次:
(1)工整度:看横线格书写的笔势是平势还是上斜势。看脱格状态书写是否能保持通篇各行的基本水平。
(2)辨识度:2字以内连看可以辨识,通篇辨识困难处小于5%。
(3)笔法,是否有系统学习过笔法理论和概念常识,能否熟练运用到写字中,这是两个硬性标准。在这里强调是学习现代实用硬笔的笔法,不是毛笔笔法,
(4)结构,是否通篇稳定?是否有成熟到位的结构运用?比如长横、压扁、局部拉长意识和书写到位。
(5)速度,和(2)辨识度一起,这两项是实用硬笔最主要的指标,成熟到位的实用硬笔,就是要辨识度和速度的均衡,其次才是所谓的美观好看漂亮。
所以硬笔跟毛笔真的有很大的不同,侧重点就是它的实用性。必须强调其实用性,否则就会象毛笔一样在那里慢慢磨着写,人家早交卷了,你还在磨漂亮的字,现实意义微弱,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效率。什么情境就应该用什么方法写字,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那么,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以林工的字为标准来评分。为什么?
因为林工的字满足以上五项条件。可以作为你未来练字的参考字帖。更重要的是,林工可以提供一对一的直播指导和书写示范,未来你也是要练林工的字,而不是去练庞中华田英章李放鸣丁永康荆霄鹏等名家的字,他们的字林工不会。如果你要学就需要去找他们而不是找林工。这很明确的指向性,但是,你练名家的字,你能得到他们其中任何一位的一对一直播指导吗?肯定不可能。那么,能得到有关字帖练字的方法吗?可以,在字帖上有写方法,但当你有疑问的时候,你能得到他们本人的亲自及时指导吗?不可能。这就是现实。别看现在网上卖那么多的名家字帖,其实基本上都是没有教育生命力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做到象林工这样一对一的直播指导,
有人觉得林工的字是江湖体不正宗,不值得一学。那这个就见仁见智了。选择自由嘛。我一向不鄙视江湖体和写得差的朋友,我只是觉得我写出来的字比那些新练字的朋友更加成熟到位,加上我本身也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在笔法上也经历过了从软笔到硬笔的历练和感悟,自己积累了一些心得,所以我的实力算是比较全面的,
而有些朋友是会写不会教,TA们没有自己完整的一套教学体系,林工是经过了一百小时以上的视频历练,在直播方面也有三年左右的教学经历,所以会比一般人要强。我觉得我能够胜任这个工作,而且现在手上有两位学员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教学方法体验,有了很大的进步,
所以有兴趣想练实用硬笔行书用来工作学习生活大量书写而不是毛笔字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找我聊一聊。我能帮你在半年时间内(2+4模式,两个月全面学习方法,四个月巩固提高定型)实现六千常用字的实用硬笔行书成熟到位的书写。我们不以书法水准定论,而以写字标准定型。再次声明一点:千万不要用书法标准去看实用硬笔行书,无上限的要求和无边界的学习反而会贻误工作学习生活的书写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