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欧体书法那么少不了学习“欧阳询楷书三十六法”。这是欧楷学习里面的必经之路,而“欧阳询楷书三十六法”则对欧体书法的结体进行了完整的归纳。
一、排迭
字欲其排迭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
如“画”字,“画”一共有九个横画,九个横距离基本相等,但又不全部平行,神态不尽相同。中间的一竖平分整个字。
如“寿”字,横画也是基本相等,竖平分整个字。“寸”字较为修长,令整个字舒展而又大方。
二、避就
避密就书,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
如“逢”字,“逢”的“文”的捺因为要避免与辶的捺重复故写为“反点”。
如“府”字,“府”的“广”的撇画趋势向下,里面“亻”的撇画趋势向左。
三、顶戴
字之承上者多,惟上重下者多。惟上重下轻者,顶戴欲得其势。
如“变”字,“䜌” (luan2)的笔画很多,而“又”的很少,但完全不会觉得头重脚轻,除了“又”的笔画较粗之外,“䜌”的笔画排列长短大小也要很恰当才行。
如“声”字,上半部分笔画较多,在注意了布局均衡之后,感觉“耳”能撑得起整个字。
四、穿插
字画交错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匀停。
如“车”字。一竖贯穿整字,令左右部分基本相等。而且长横和竖的比例要很适当才行。
如“弗”字,两个长笔画穿插在字里,令字里的四个方框大小基本相等。而且此字的三个横和五个竖的距离基本相等。
五、向背
字字有相向者,有相背者,各有体势,不可差错。
相向的意思就是说字形就是()的字形,而相背的意思就是)(的字形。
如“好”字,左右相向
如“北”字,左右相背
六、偏側
字之正者固多,若有偏側,攲斜,亦当随其字势结体。
这是在楷书里常用的结字方法,很多时候字偏了但不会倒,这是一种视觉错误。
如“大”字,整体向左偏
如“少”字,整体向右偏
如“女”字,正而带偏
七、挑扌窕(这个字就是左右组合一起,但是打不出来,怎么读也查不到)。
字之形势,有须挑扌窕者。
如“九”字,挑笔较大,用来补空右边部分。
如“献”字,虽然“献”没有挑笔,但原理是一样的,左边部分笔画较多,右边把捺画写重一点,才不会有左边过重,右边过轻的毛病。
八、相让
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尽善
如“验”字,为了相让,马字的四点写成三点,避免左边结字更舒服。在不影响认读的情况下,不能算是错字。
如“扣”字,“口”写得更靠下,令左右部分互不妨碍。
九、补空
如“我”“哉”字,作点须对左边实处,不可与“成”
“戟”诸“戈”字同。如“袭”“辟”“餐”“赣”之类,欲其四満方正也。
如“我”字,右上的点应更靠近左边的实处,这里的点除了如图这种写法,还有一种撇点的写法。这里说不能与“成”
“戟”等字的点相同,我反而觉得不一定,可以灵活运用才好。
如“袭”字,书写此类的字应注意把四边撑满,充实而方正。
十、覆盖
如“宝”、“容”之类,点须正,画须圆明,不宜相着,上长下短。
这里说的是在宝盖头里面的点在中间,而且在整个字的中间。在欧体里面的的确是这样的。后来在柳体里面宝盖头的左右长度很少相同。
如“容”“密”字,宝盖头如果只算横的左右长短的话,左边通常都会短一点。但如果把左边的竖点和右边的勾画都算上的话,实际上左右部分是一样长的。在这两个字里面,上中下部分的衔接要做得很好才行。
十一、贴零
如“令”“今”“冬”“寒”之类字也
如“令”字,点画比较零碎,各个笔画应靠近一点,要不然结构会显得很散。
十二、粘合
字之本相离开者,即欲粘合,使相着顾揖乃佳。
如“化”字,此字在书写的时候很容易左右分得太开,所以左右部分应靠近一些。
如“枪”字,中间部分的留白刚好,不会过大或过小。令左右两边呼应又互相揖让。
十三、捷速
如“风”“凤”之类,两边速宜圆掣,用笔时左边势宜疾,背笔时意中如电也。
如“风”“凤”二字,外面的两笔书写速度要快,将其力度表现出来。右边的横折弯钩,意中如电,一气呵成。
十四、满不要虚
意思是说在书写包围结构的字的时候,中间部分不能显得空虚。
如“国”字,实际上还是有一点留空的,要求是而不是“满”而不是“挤”。
如“囚”字,如果方框里面的笔画较少,那么方框也应相对变小。
以下两个“圆”字,上边是欧体的方框,下边是颜体或柳体的方框,可以感受下其不同。前面的“国”“囚”是用欧体写的。
十五、意连
字有形断而意连者。
如“心”字,左点回锋找卧钩的起笔处,卧钩的钩指向中间的点,中间的点点完之后向右挑笔,找到右边的顿笔。
如“之”字,首点指向左边挑笔,挑笔指向撇笔,撇指向捺的起笔。是为笔断而意连。
十六、覆冒
字之上大者,必覆冒其下
这里指的多数是上下结构的字,把上面写得稍微大点,覆盖住下面部分,显得稳当。
如“室”字,宝盖头完全把下面的部分“盖住”
如“金”字,“人”完全把下面盖住了,但也不能过大。
十七、垂曳
垂指的是最后一笔呈下垂状,有一种向下的趋势。如“都”。
曳指的是最后一笔斜曳向下,就是指向右下方的意思。如“天”。
垂和曳都不能太长或太短,否则破坏整个字的平衡。
十八、借换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法。汉字里很多字为了漂亮,常常把偏旁部首换个位置,也会增减笔画。(见十九、增减)
如“花”字,左边的“亻”变成“人”,放到中间,变成一个上中下结构的字
如“秋”字,写成“秌”。还有“鹅”写成“鵝”或“䳗”,峰写成“峯”。
十九、增减
字有难结体者,或因笔画少而增添,或因笔画多而减省
如“建”字,在“廴”的左上加一点,整个字就显得均衡相称。但不是与走之底雷同。
如“德”字,在“心”上省略了一横,令到右边的部分更加容易处理了。
二十、应副
字之点画稀少者,欲其彼此相映带,故必得应副相称而后可。
如“丸”字,注意“丸”字的唯一的点画,此点的位置和形状对整个字的有很大的影响,不能上一点,也不能下一点,要和其他笔画呼应起来。
如“诗”字,“诗”只有两个点,但两个点的方向和形状也有一点不同,而且点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
二十一、撑柱
字之独立者,必得撑柱,然后劲健可观。
如“出”字,中竖基本垂直,为此字的主笔,撑住整个字的重心。
如“下”字,竖画也是基本垂直,像一根柱子,把其他笔画都“撑”住了。
二十二、朝揖
凡字之有偏旁者,皆欲相顾,两文成字者为多。
这里的意思是应该是很多左中右或上中下结构的字都当作一个整体或两部分来写。
如“斑”字,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但可见三部分都链接得很紧密,当作一个字来写。
如“虽”字,也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但更像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人”和“圭”十分紧密,已经贴在一起了。当作两个字来写。
二十三、救应
凡作字,一笔才落,便当思第二,三笔如何救应,如果结裹,《书法》所谓意在笔先,文向思后是也。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无论在写什么字,第一笔落笔的位置,大小,形状等等,就已经决定了这个字的位置、大小和质量了。如果第一笔没写好,也尽量通过一些方法“救”回来。
如“主”字,第一笔点画的位置、大小,便已决定了其他所有笔画的位置和大小了。也就决定了整个字的大小。写字就像写文章一样,要想好后面怎么写,才开始第一个笔画。
二十四、附丽
字之形体,有宜相附近者,不可相离。凡有“文”“欠”“支”旁者之类,以小附大,以少附多是也。
如“起”字,偏旁和部首之间联系要非常紧密,在布局上注意主次之分,并起到增添色彩的作用。
如“饮”字,“食”和“欠”十分紧密,“食”为主,“欠”为次,“欠”的形状非常美妙,附在了“食”的旁边。
二十五、回抱
如“包”字,包字把要抱住的中上部分都抱住了,意思就是要有一定的长度,要不然就“抱”不住了。
如“曷”字,横折钩把里面部分都抱住了,要非常注意里面抱住的空间,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狭。
此二字都用了以上的第十九增减法的减法。
二十六、包裹
上一法主要是包二分之一,此法是指包四分三或全包围结构。
如“匪”字,左包右,这样类型的字还有很多,底横要比第一横长。同时要满足“满不要虚”的要求。
如“凶”字,下包上,这样类型的字一般都不会把里面的部分包住,只是包一半或三分之二,像“幽”“函”等字。
此外还有上包下,右包左(回抱)等,就不列举了。
二十七、却好
却好就是刚刚好,恰好的意思。关系到此法的字都比较难写,因为要做到刚刚好实在不容易。
如“廊”字,左撇、首横和最后一竖的长度,位置都要刚刚好,包裹紧凑,均衡平衡,结束得当。
如“万”字,“田”的大小刚好,下面包围的空间也是刚好。具体要自己去感受了。
二十八、小成大
这里指的是,某个字能不能写好,往往由其中最关键的一笔决定,以小成大。
如“造”字,这个字的关键在于最后一笔,如果“辶”的平捺没写好,无论前面的笔画写得多么精致,也都没用了。
二十九、小大成形
谓小字大字各字有形势也。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若能大字结密,小字宽绰,则尽善尽美矣。
如“藏”字,“臣”的横画加上中间的横画形成“排迭”法,右则使用了“补空”法,同时把左边的笔画省略了,使用了“增减”的减法。此为结密而无间。
如“七”字,虽只有两笔,但依然发挥出它原本的特性,一笔放、一笔收。此为宽绰而有余。
三十、小大 大小
《书法》曰,大字促令小,小字放令大,自然宽猛得宜。
意思就是说,写大字的时候要当作小字来写,写小字的时候要当作大字来写。
如下图“圃”和“日”字,如果“日”写得和圃一样大,那么就会觉得“日”硕大无比,和“圃”字放在一起,就会觉得“圃”很小。所以在写字的时候要注意视觉规律,要不然看起来会很不舒服。笔画少的字应该把笔画写粗一点但又控制大小,笔画多的字把笔画写得细一点,不然容易把原本大字写得超大。
(注释:以下三十一和三十二指的是写字时容易发生的毛病。)
三十一、左小右大
左右大小,欲其相停,人之结字,易于左小而右大。
如“纪”“琁”字,故意增加偏旁的大小,令到偏旁部首差不多大,令人感觉舒适,相称。左小右大确实是在写左右结构的字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有很多字都是偏旁和部首差不多大的,这要视情况而定。
三十二、左高右低,左短右长
在写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容易左高右低,左短右长,这是因为在左边当偏旁的时候,通常都是依附着部首的。意思就是说,出彩的地方往往在部首,而不在偏旁。所以往往会忽略了偏旁的塑造。
如“师”字,“师”容易把偏旁写得高于部首。故意把偏旁写得和部首齐平。在《黄自元楷书九十六法》里专门提到此类问题。
如“福”字,故意把示字旁写得和右边一样长,这样看起来平衡,舒适。
三十三、褊
学欧书者易于作字狭长,故此法欲其结束整齐,收敛紧密,排迭次第,则有老气。《书谱》所谓密为老气,此所以贵为褊也。
如“服”字,“服”字很容易写得很长,所以故意拉长了竖和竖之间的距离,令此字看起来横扁一点。
如“思”字,错开了“田”和“心”的位置,把“心”压扁,令此字看起来扁方一点。
如果有某个字感觉很难写,不妨试试把它写扁一点。
三十四、各自成形
凡写字欲其合而为一亦好,分而异体亦好,由其能各自成形故也。至于疏密大小,长短阔狭亦然,要当消祥也。
如“随”字,左边“ 阝”是背势,右边是向势。各自成形,互不干涉。
如“鸞”字,要求上下部分合而为一,上半部分的左中右部分也要和而为一,不然会没有位置给这么多的笔画了。另外,“鸞”使用了“排迭”、“顶戴”、“回抱”、“朝揖”和“应接”等法。其实书写一个字,有时要用到很多结字方法的。
三十五、相管领
欲其彼此顾盼,不失位置,上欲覆下,下欲承上,左右亦然。
如“辍”字,全字可分成两个部分、三个部分或五个部分。“車”和四个“又”各自可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都是一个整体。也可将上两“又”和下两“又”分别组合成两个整体。而四个“又”也能组合成一个整体。若是不能做到互相呼应,会很容易把其中一部分独立出来。
如“露”字,全字可分成两个部分或三个部分,“雨”和“足”和“各”都可以看作独立的一个字,他们组合起来感觉毫无违和。若是遮挡住“雨”,变成路字,看起来也很舒服。这就是相管领。
三十六、应接
字之点画,欲其互相应接。
如“无”“照”字,四点指向中间方向,相互顾盼,应接。
如“悦”字,“忄”的亮点指向竖,右边为了不和左边两点雷同,左点变成撇点,但方向一样。
《欧阳询楷书三十六法》有很多在行书也通用,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很多时候一法实际上是两法或多法,他把能类比能互通的归为一法,说明古人在总结归纳上是很牛的。写一个字的时候,往往是很多种结字方法一起运用的。当写多了之后,变成下意识地写字,根本不会去想这个字用了什么法什么法了。
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楷书而言,学会基本笔法、结体之后还有漫长的临帖过程。而临帖学的是章法,无论是练字还是对于书法鉴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书法一道是否能专精,看的也就是临帖的功夫。
以上就是这么多了。这些字都是我写的,虽然还有一些字写得还很牵强,但我会继续努力。这里有很多我自己的观点,如果有错的话,请大家指正出来。同时,学完欧阳询还有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还有很多书法理论,就像这个《三十六法》,还有《九十六法》、《书谱》等等,诸位加油吧!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