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起来,迫不及待地点开“动手返现”打卡群,看到了第一篇作业。
打开微信,找到身边最重要的人,想感谢的人,给ta发一条信息,“你啥时候有空,一起吃个饭。”针对不同人的反馈,写一篇文章。
乍一看这个作业,这有啥难的,不就是约人吃饭吗?简单!(哼哼,此处打脸)
于是我到了公司,坐下来,认认真真翻了朋友圈,才发现,想要约个饭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身边最重要的人,肯定是我的父母,他们远在广州,一年365天只有春节假期能聚在一起,约他们吃饭,不可能。!
第二位是Plum,高中同学,二十年闺蜜。消息发过去,半天没回音。
后来我在做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微信留言,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了。
#动手返现01#“你好!你啥时候有空,一起吃个饭吧!”“你是不是发错了?”
“啊,没有啊!”
“怎么说话那么客气?”
“哈哈,老师布置的任务,要求这样写。”
“原来你不是真的请我吃饭啊?”
“真的,真的,我是想请你吃饭!”
“好的。那我们约时间!”
还是闺蜜了解我的风格,第一个约饭轻松搞定。
第三位发给谁呢?外地朋友没办法约,本地朋友好像也没有几个可以约,微信里的通讯录上上下下刷了又刷,人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我却体会“想要约饭恨没人”?
再试试看,终于刷到一位朋友,是心师班的同学,现在也在做亲子教育。
没想到信息发出去之后,很快就有回应,“呵呵,好呀,看你时间呢。”
不知道这位同学会不会暗自嘀咕,“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因为,我们虽然认识十几年了,我却从来没有主动约她吃过饭。
虽然是这么想,但其实后面的聊天还是蛮愉快的。
两个人从近况聊到学习,聊到一本好书,聊到她最近开发的课程。虽然最近大家都没有时间约饭,但这次的交流让彼此走得更近一些。
#动手返现01#“你好!你啥时候有空,一起吃个饭吧!”就这样一个上午,我只约了两位朋友。看起来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做起来却这么难呢?
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朋友圈管理,日常缺少联系,所以当你需要约饭时,一不知道约谁,二不好意思约。
那怎么做才能让约饭更容易呢?
人的精力有限,别看朋友圈成百上千的人,真正联系的并不多,而能够约在一起吃饭的更是少而又少。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精力下,精准地找到你值得约饭的朋友,是需要提前管理的。
张萌萌姐在《加速》一书中提到人脉分类管理的10/20/150法则。
首先,找出10位最重要的人,这10位是自己生命中至亲至爱的人,例如,父母、伴侣、孩子、死党等等。
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是第一位的,无论何时都要保持紧密联系,嘘寒问暖,体贴入微。
其次,找出20位和你的人生目标有关,能够在事业、生活上帮助你、指导你、影响你的人,他们是导师、是牛人,他们是你的贵人。
这20位要定期联系,重大节日、生日要及时问候,积极参加他们的活动或课程,甚至送上小礼物。
第三,就是找出150位值得交往的朋友,他们可以是同学、同行、同事、同乡、同好,虽然他们在各个领域,或者不同的行业,但和我们在某些方面是有交集的人。
这150位朋友要不定期的联系,有事没事聊一聊,该“骚扰”的“骚扰”一下,约着见一见。
这三类人脉加起来共有180人,每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更换,能够维护好这180人,足矣。
所以,想让约饭更容易,首先要做好朋友圈的分类管理,根据10/20/150法则朋友进行分类;
其次要舍得在朋友身上进行“3花政策”——花时间、花精力、花钱,感情重在平时培养,才不会等到用时方恨少。
最后,朋友不在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而在于质量。但愿朋友圈里不再是熟悉的陌生人,而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人脉是财脉,人缘就是财源。
管理好朋友圈,让约饭不再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