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一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从日更到现在我历经83天,掐头去尾也是八十一天。
这八十一天以来,,每日一更,每天一难,就像取经一样,期限到了,还真取得了真经,确切来说应该是阶段性的真经。
起初,就是想挑战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当时也就只能写出两三百字,而且还要想上半天,没写几天就字(通“智”,属自创词条)穷力竭。
于是乎,开始写历史故事,凑了一段时间的日更。
后来,大概过了一个多月,历史故事,也讲腻了,就写家庭教育主题的,因为这个话题是自己经常接触的,写来容易,不用费脑。
在这期间还穿插过几篇人物稿和拆书稿,说到底就是想到哪写到哪。
因为没有素材,不深入思考,日更遇到瓶颈,输出不畅,那是自然现象。
这应该是日更者都会经历的过程,这时候,会有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鱼是羡了,可这网怎么结呢?
简友日更说,去读书吧,当你写不出来的时候,就应该去读书输入。
我试过,可能是天资不够,这种退而结网的方式并不适合我,读了几十年的书,书真的有点读够的感觉,一般的书真觉得没意思,就历史书,还有点意思。
读,和写,它并不是一回事,每个人都读过很多书,但写出的文章却千差万别,将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文字进行输出,这简单的16个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即使做到了,结果也不尽相同。
一百人可能有一百零一种退而结网的方式,当文字输出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对文字会有不同的感想和认知,这是“写+思”出来的结果,而不是读的结果。
在读与写的思维碰撞中,擦出了灵感的火花,每天只要一想到读和写的这种微妙关系,灵感顿现,就会呈现出奇思妙想,但这种灵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日更又进入字穷力竭的境界。
日更遇到瓶颈最重要的点在于每天的一个主题,如果一段时间一个主题,势必会改变这种更不出来的境遇。
想到就做,写连载,它至少可以让我在一个时间段只想一个主题,并能深入思考,如此以来,才会静下心来潜心对文字进行打磨,在这种打磨的过程中文笔才能逐渐得到提升和改观。
有个词叫“水到渠成”,写连载的第二天意外发现,其实,文就在笔下。
开写连载时,很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每一篇连载如果写不出那么多字怎么办?当我去写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是多余的。
每一次构思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思绪和灵感,但当我坐下来写的时候,却能很轻易的写出我想要的文字,最让我惊讶的是字数越写越多,必须急刹才能收尾。
奇妙的事情,自有它奇妙的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转,那肯定是我文采不够。
“师傅,我想写自传。”
师傅说:“你的经历还不够,你所经历的磨难也不够,继续码字去吧。”
吱、呲、哧,又码了1000多字,作文刚进入状态,我不得不悄悄向书房走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