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熵增,在人生观上的启示是:越发力,越混乱。
从熵增理论中我们到底悟到了什么……无论努力与否,系统的熵(一种混乱程度)只增不减,这就是熵理论的大概描述。
这看似是一种“努力无效”的悲观理论,但实际上,如果你只看到了悲观的东西,只能说明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理论的价值。我看过一个故事,似乎有些启发。
有一群探险者,发现在一个有拦河坝的河道中有人落水,拦水坝上游有个漩涡把他困住了,他拼命挣扎,试图逃离漩涡,但却怎么也摆脱不了……
因为距离太远,探险者无法施以援手,落水者由于精疲力竭,后来还是淹死了。
但是,正在大家惋惜之际,却发现这个人的尸体,被卷入漩涡后,随即就从拦水坝的下方冲了出来!他付出了数小时努力都没做到的事情,大自然几秒钟就帮他做好了……
可以想见,如果他能让自己勇敢的投入未知的漩涡,一切都将有惊无险……
当然,如果是我的话,就算知道漩涡是河坝上下游的水行通道,我肯定也不敢让自己随便卷入漩涡,万一下面的洞不够大,被卡住怎么办 -_-||
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的前方并没有那么大的危险,可几乎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出同样错误的选择——让自己不断的卷入毫无意义的烦恼、焦虑和挣扎,而从来不敢尝试在平和与接纳中,向死而生。这给我最大的启发是:
(1)人应该以一颗轻松的心,去进入这个世界。轻松生活也不是不采取行动,而只是在行动的时候,永远依道而行,随缘应对即可,无需自找苦吃。
(2)有时把问题放下,敢于放弃控制,让自己安然的投入未知,问题反而就会自然解决,甚至会解决的非常完美。放手投入未知,并不消极,有时却是一种蕴含着无比勇气和抉择智慧的另类积极。
(3)无论做什么事情,内心感受上的舒畅与否都是非常重要的,完全忽视了这一点,让自己始终带着焦灼的心去做事,必然伴随着内心痛苦感受的无穷熵增,而使人生越来越痛苦不堪,直至提前走向灭亡……
这里面还蕴藏着熵增理论在人生观层面的最大的疑问。即:放弃部分控制和努力,事情难道真的会变好吗?面对人生的变动,有人敢放手一试,放下焦虑,把命运交给未知吗……
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曾经在想,因为熵增,一个没人打扫的房子会越来越脏乱,最终让人无法居住。那自然界是否也是如此呢?是否没有人对其“做功”,大自然就会越来越乱,最终让所有生物都无法生存?
事实似乎刚好相反!
没有智慧人类参与“理顺”的大自然,反而一切生机盎然,井然有序,即循环平衡又充满希望……我们不得不反思,大自然这种蓬勃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又是什么力量把这一切安排的如此之好?怎么样才能让我们自己的人生也能接触到,甚至拥有这种力量……
答案,或许就在老子的这几句话中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要向大地学习,而大地的特点,正是不做任何无谓的发力,只是不断的孕育、不断蓬勃的自我更新;一切都是一个宏大的活跃整体的一部分,绝无一处是无用的垃圾;顺应天时地利等一切规律,并在对规律的绝对臣服之下,做出最优化的适应和调整;安然接受一切未知结果,比如生与死,存在与消失,始终柔顺处世,无惧无求,享受当下……
这些,或许也是我们自己享受快乐生活的无上秘诀吧……
2.
从熵增理论中我们到底悟到了什么……在知乎随手写的一个答案,没想一天内会得到那么多反馈,当然好坏都有,有点赞的也有说是鸡汤文的。
其实,写这篇小文,初心只是关于顿悟和解脱,确实没想去写关于物理和科学方面的东西,因为这些也是我自己应对人生危机和变化的真实心得,如果有些朋友觉得是鸡汤,或许也是一碗有营养的鸡汤吧(^_^)
关于文中故事与熵理论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故事中的溺水男子和漩涡,正好就够成了一个“系统”。男子逆漩涡挣扎,体力(身体能量)迅速减少,系统熵增加速,最后体能耗光,造成悲剧。相反,当男子溺水身亡后,由于身体完全顺着水流运动,系统熵值不变,反而安全进入到下游。这就是文章开头说的,越发力、越混乱……
当然,这并不是我想说的重点,重点是这个故事在止息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层面,所透露出的重要信息——重生之门,有时正是一个抱着“死就死吧”的悲壮决心,去勇敢的放下挣扎,让自己轻松投入未知、投入当下生活的生死抉择。用圣经中的话说,这是一个“窄门”!
为何非要死去才能顺应?我们如何转变自己,才能让自己活着通过这个漩涡呢?……
后面的话,都是现学现卖的东西了,主要从社会和国家层面,简要探讨一下熵增理论的实践意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看看。没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点赞关闭了^ω^
3.
有的朋友问熵理论到底是什么,其实我知道的和大家也差不多,只知道熵理论来自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现学现卖,大家一起学习吧:
熵,是系统的热力学参量(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比值,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代表系统中不可用的能量。
大家自行脑补,一个系统有两部分能量,一部分是还有活力的,一部分是已经丧失了活力的,那就是熵。就比如一堆火,已经烧成灰的那部分能量就是熵,灰越多,系统所能提供的热能潜力(还能做的功)自然也就越少……
所以,熵还可以用来衡量系统产生自发过程的能力(潜力)。
但通常我们考虑的是熵的统计学意义,即评价系统的“有序度”,熵越大,系统越无序。
我们假设有一个总能量不变的封闭系统,熵增加就意味着可用能量减少了,系统的活力(自发的潜力)就小了。
而实践证明任何孤立系统的熵,都是不会自行减少的,所以,任何孤立系统都是在走向无序化,甚至是死寂消亡的过程。
不难想到,破解的方法就是让系统开放起来,敢于从外部引入“负熵”(好比向火中不断的加柴),不害怕系统短期内的动荡和不平衡,让其在更高层面实现平衡和有序(但实际上依然是暗藏危机的,好比森林中干柴的数量减少了一样,潜力还是减少了,总熵值依然是增加的)。
4.
这一点,在国家层面的意义,似乎更深远一些。为了解决内部矛盾和危机,人们很容易想到闭关锁国、集中解决问题,但无数例子反复印证的是——越封闭,越完蛋!
清朝害怕“维新变法”带来的动荡,放弃了引入“负熵”的时机,国家(一个大系统)也就走向了沉沦和解体。
而同时期的日本,由于开放自己,积极引入外界先进的东西,一个“明治维新”就实现了国家的富强,从而一举击败了“强大的”清王朝。
故事如果就此结束,那就是一个让系统开放,从而成功引入“负熵”、提升系统活力的正面案例了。可实际上他们还是熵增了(更加无序了),这个增加的熵——就是他们爆棚的自信。
连日本人自己都承认,甲午战争(他们叫“日清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并不是幸福,却是更加深重的灾难,因为在那之后,他们得了一种叫“胜利”的病,什么人都敢惹,什么仗都敢打,甚至敢于单枪匹马挑战美国,最后的结果有目共睹,两颗“原子弹”带来的,也不知道是正熵还是负熵,反正是“创伤”无疑……
所以,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时候,首先,开放一定是正确的,因为那样一定会引入积极因素(负熵),让系统更有活力。
唐朝就是例子,国家特别包容,几乎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就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我去西安旅游,看到唐都遗址,那真叫一个震撼,什么人、什么东西、什么宗教来了都能有立足之地,甚至有八条主要街道住的完全是外国人(因为他们说话谁也听不懂,所以才有了“胡说八道”这个词,但这篇文章不是胡说八道啊\^O^/)……
所以,强大也是有理由的,从中可以预见,正在积极推行“一带一路”的中国,未来会有怎样一个前景……
同时,也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无论系统如何开放,只要总量有限,“负熵”也一定是有限的,如果不提前预估平衡点,提前做好准备实现平衡,系统崩溃的速度也一定会出人意料的猛烈,比如德国、日本迅速战败,吐出所有占领地就是个例子。
这个道理,和古人保存火种的道理是一致的,要想火种长期保存,就需要一个可以抵抗风雨的火堆,火堆要想保持长时间不灭,就一定要到外界不停寻找新的树枝干柴来添加。也就是让火堆成为一个开放系统,新柴就是“负熵”,新柴不断,火种才能不断……
而火堆的大小也是有讲究的,太小容易熄灭,但是否越大越好呢?显然也不是的。如果火太大,消耗干柴的速度远超过了周围森林木柴的产生和更新速度,那么显然火堆也维持不了多久。
只有新引进的负熵与系统消耗平衡才会长久,只有周围环境产生“负熵”的速率大于火堆的消耗速率才会长久……
火种道理,虽然也并不算是很深,但是这个道理背后的理论模型的真正提出时间,却并不是很长,理论的名字叫——耗散结构理论。由197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戈金教授,于1969年第一次正式提出。
耗散理论,说白了,正是探讨这种具有消耗性的“非线性”开放系统,如何在外界持续提供“负熵”的情况下实现动态平衡的问题(详细内容大家可以百度了解),相信有了上面的基础,这么现代的理论,您自己大概也能看得懂了。
另外,这个理论还可以拓展到人体、社会等各种开放系统中去,道之所存、无处不在、无处不通,相依相存,古今相融的智慧真是不得了。
由此,还可以联想我们的“一带一路”,这里面有没有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是什么?仅仅是经济互利,还是也要包含其他?沿线国家假如发生动荡,影响了运输线通行,要不要管?这些都应该提前想好。
反正我的看法,经济就是经济,除了经济数据之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永恒的平衡点,他国的内政还是需要他们自行处理的。我们不能让自己的“责任”爆棚(这也是一种熵增),就像春秋时期到处救火的管仲,并没有让齐国真正强大一样,绝不能当春秋五霸(那样引入的负熵还不够抵消熵的)……
2017年9月11日于北京
宝嵩敬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