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08:57 被阅读5次

弹琴

刘长卿

泠泠①七弦上,静听松风②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①泠(líng)泠:清凉、凄清的样子。此处指清越动听的琴声。

②松风: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这里又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

名家点评

天宝以还,钱起、刘长卿并鸣于时,与前诸家实相羽翼,品格亦近似。至其赋咏之多,自得之妙,或有过焉。(高棅)

语不须多,不须深。(顾璘)

赏析

成语“古调不弹”现在常被用来形容过时的东西不再受人欢迎,渐渐被人忽略。这个成语就出自刘长卿这一首《弹琴》。诗人的本意是要借古人高雅的音乐不再受今人喜爱这一事实,表达他对世事流转、人心善变的不满,含有知音难寻、怀才不遇的无奈和落寞之感。

前两句重在描写音乐带给人的感受。“泠泠七弦上”,琴声时而清越,如流水一样从七弦琴上汩汩流下,这是形容乐声之婉转;“静听松风寒”,琴声时而凄清,如疾劲的寒风闯入茂密的松林,这是形容乐声之肃穆。琴是传统乐器的一种,有七条琴弦,因此又被称为“七弦”,根根琴弦相互配合,在乐师的抚弄下,如流水激石,又似疾风入松,给人以美的享受。

后两句以议论表达诗人的情感。“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所谓“古调”,指的是始于汉魏的以琴、瑟等乐器为主的南方清乐。隋唐时期,这种传统音乐逐渐被人冷落,从西域传来的琵琶等乐器成为人们的新宠。一时之间,华丽而欢乐的“燕乐”盛行,人们沉溺于世俗的欢愉,很少再去体会肃穆庄重但富有美感的古乐。诗人借古调被冷落的现实,表达了自己清高自持的志趣,又蕴含无人应和、孤芳自赏的尴尬。

相关文章

  • 《文心雕虫》248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 史介鸿书法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唐·刘长卿《听弹情》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 一日一书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 2018-03-11

    《听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 《听弹琴》打卡29

    听弹琴 唐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弹琴(唐、刘长卿)

    《中国诗歌集》DAG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弹琴 刘长卿 泠泠①七弦上,静听松风②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①泠(líng)泠:清凉、凄清的样子。...

  •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一张曲几 一抚琴 一位幽人独往来 一树竹林 一弯月 一泉清水高山裁 一路红尘 一曲情 一心往事无人在

  •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也许您有这样的习惯:头一眼见到某幅书法,即使是在照片上,也感觉到了书写者在书写时的状态。这其实不难,因为中国书法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gp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