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保险意识是越来越强了,可真正签单的却不多。大家都想买保险却又害怕买保险,担心花了钱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保险。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保险公司招收员工门槛低,且保险销售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往往他们卖给顾客的,不是顾客真正想买的产品,而是他们想要卖给顾客的产品……
受环境、食物和各种生活方式的影响,现在各种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计划不被疾病打乱,我找到在保险公司工作的亲戚,想购买一款确诊赔付的消费型防癌险,因为我不想承受化疗放疗之苦。
亲戚说他们公司有一款康健吉顺定期防癌险,每年交费3000多元,交费十年,保到70岁。我觉得和我了解的别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有价格差异?亲戚说,他们这是一款返本型产品,70岁之前你不得任何癌症,是可以到公司退还保费的。
因为是亲戚嘛,在没看见任何保险条款的情况下,我信任地签了购买合同。
在签完购买合同的第二天,我收到保险公司的一条短信:尊敬的XXX女士,你在我公司投保的康健吉顺定期防癌、康健华贵A、附加住院无忧、附加高额交通意外保险,已于2018年3月27日,20时57分划款成功。金额为5243元,感谢您对新华保险的信任与支持!
面对这条信息,我有一种强买强卖的感觉,马上打电话给亲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附加产品?”亲戚说这是我们公司的最完美产品搭配,多方位保险。
“我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你们的住院无忧,对于体弱多病的人是好,因为它免赔额低(100元);你们的康建华贵A,对于担心得大病无钱医治的人是好,因为它最高可报销20万元。可我对你说过,我有这方面的需求吗?你们的高额交通意外保险,可赔百万,可对于一个不出差,不爱旅游,每天几乎步行出门的家庭妇女来说,她用得着吗?况且我以前在别家公司买保险,只要成为他们的签约客户,公司都会免费赠送一份为期一年的意外保险,你赶快把这些附加险通通退掉。”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亲戚帮我在公司解除了第一份合同,又重新签了新的购买合同。
当保险公司再次给我发确认扣款信息时,我发现上面依然还有一款住院无忧。我还没来得及找亲戚理论,就接到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
“请问你是XXX女士吗?”
“是的。”我认真的回答。
“请问您最近在我公司购买了一款康健吉顺定期防癌险吗?”
“是的。”
“请问您知道这是一款消费型保险吗?”
我瞬间一愣,“不是返还型的吗?”
“请您好好的看看合同,上面有显示的。”
“对不起!我至今还没看到正式合同。”
“那对不起,我公司会通知相关人员尽快给您送达合同。”
“等等,我想再请教一个问题,您公司这款防癌险不可以单独购买吗?”
“可以啊。”
听完客服人员的回答,被人忽悠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因考虑是亲戚,强忍脾气没有暴发。问他为什么把消费型保险说成是返还型保险?他回答:“我们都是这样告诉顾客的,只要您在70岁之前到公司退保,都是可以退保费的。我们公司好多员工都买了的,他们都是这样操作的,没有任何风险。”我无语。
在翻看正式合同的时候,我发现原位癌不在合同确诊赔付之列,要求他把这条解释清楚。他说需要回去向公司精通业务的人员咨询。
我自己翻阅了一些资料,对比了一些其他公司的防癌产品,发现有些公司的产品,它只针对恶性肿瘤,比如康健吉顺。而有些公司的防癌险对原位癌是可以赔付的。
我再一次提出解除合同,可这一次却没那么顺利。告知:要找到具体经理签字才可以解除合同。可经理不想签,听完我的购买述求后还问我:“那您买这款产品有什么用呢?”是啊,我花钱想给自己买平安有错吗?同时还请来另一位业务经理做工作,说什么买了就不要退了,这款产品这么好!享受20年时间的保障,还可以到快70岁时退保费。还质问我:“每年这3000多元会对您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吗?”
面对这样的人,我不屑回答。明明是消费型的保险,他们硬是要误导顾客。合同没到期时,的确可以退保,可退到的到底是所交保费,还是退保时保单的现金价值?没有一个人提起。如果我不是事先做了了解,可能真的被他们忽悠了……
我当即生气的将保险合同拍在经理办公桌上说:“这份合同我不要了,明年我也不交了。”然后摔门而去。
亲戚还在继续做我的工作,并说他给我交剩下的保险,怎么可能呢?
当保险公司再次例行电话回访时,我没让它通过,顺便反应了自己退保不被允许的情况。
在保险犹豫期到期的最后一天,亲戚通知我去公司解除保险合同,可我人在外地有事,怎么去呢?
又过了两天,亲戚打电话求我:“反正您这保险已经退不了了,不如让回访先通过算了,算帮我的忙。”
我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也让亲戚的要求让回访电话顺利通过了。心想:反正是花钱买教训,不如图个安逸,免得他以后继续打扰我,惹我烦恼。
没想到半个月后,保险公司又打来电话回访,确认我是否了解保险责任?是否真正愿意购买这份保险?
这一次我可真着急了,只得实话实说:“我在贵公司没有买到满意的产品,且被人为拖过了犹豫期退保时间,我现在只能认可自己花钱在贵公司买了教训。这份保险我不想要了,明年也不会继续交了。”
可能是因为回访不成功,亲戚要挨批和扣奖金,并连累相应主管经理,他主动找我去退保险。4月4日交的3902元保费,5月19日退的时候只退了1039.69元。
事到如今,我怨谁呢?怨自己没有比较之下选对保险公司,选对保险销售员,怨自己轻信亲戚,轻信他的良心卖保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谁是可以相信的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