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国学类的书籍望而生畏,这次收到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国学概论选粹》,简直大喜过望。暑气未尽之际,读一本如此古意盎然的书本,当真是让人心静的好法子。
这套由杜泽逊主编的《国学概念选粹》,汇集了六大精品:洪北平的《国学研究法》、马瀛的《国学概念》、王易的《国学概论》、甘鹏云《经学源流考》、曹聚仁《国故学大纲》和陶庸生的《国学概要》。每一本都各有侧重点,但无一例外地都是经过“学问极好、底蕴极深”的名家严谨的钻研和教学所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8714/6496249f18173a3d.jpg)
细细品读其中洪北平所著的《国学研究法》,有三个比较直观的感受:
1、设计新颖
一改往日大众书籍的排版,这本书的编排顺序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暗合了古人的书写习惯。
书页泛黄,全是高清扫描影印版,保留了大家原汁原味的国学理论,自然是更能起到存真传古的效力。
更让我感慨的是,其中的文字竟然是线装繁体,这对于爱好古文的读者们来说很有吸引力。
2、内容丰富
《国学研究法》以国学方法论作为引子,收录了17篇著名学术文章,对经学通论、子学通论、史学通论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每一卷都含有名家著作,分类齐全,体裁多样。
它本身是作为上世纪上半叶中西思想汇聚之时学校的教案,当时的先生也都坚守“正本清源”为治学教学的根本,所以在编写时都是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说它是一本查找国学资料的参考教材,一点也不为过。
除此以外,类似于之前课本上的内容,本书在大段列举后还有详细的注释和参考,所以看似繁杂的文字,读起来却并不费力。
比如第三卷中“宋明学说,大略可别为唯心与唯物之二派”这句话,后文中的解释详细到让我震惊:“哲学上说,实在之本性者,有一元论与二元论、多元论相对立,而一元论中又有唯心论与唯物论相对。唯心论者以为……唯物论者以为……”也就是说,一个知识点虽然佶屈聱牙,对不经常读古书的今人来说,有了这般详尽的说明,理解起来也很轻松。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8714/e767812a6d7a3401.jpg)
3、知行合一
有人说,“文化从来就是价值观的终极载体,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无数代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流过的血、洒下的泪。”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先生们知道,要守住国学,才可以让学生们求知、明理和践行。
通过查阅知晓,洪北平先生为人谦逊,授课时循循善诱,而且授课的教材都是自己编写,深受学生的爱戴。文如其人,亦是一丝不苟。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8714/d7d2cbda1bdc7acc.jpg)
不难看出,先生们崇尚为人而学,为国而学,如套书序言中所说,“学习国学实非守旧,乃开新之津要,民族自信之源泉也。”
想要了解真正的国学,《国学研究法》真心不容错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