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高三学子来说,有些分数就是在最后这一个月拉开的。
作为高四学生,把课本中常用的,熟悉的知识点简单都过一遍,理一下思路,加深印象,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一些没有弄明白的内容,抓紧最后一个月时间巩固加强。小明的高三很悲催。
去年这个时候,他看着一桌子的复习资料,大部分还是空白的,还有老师留的巨量作业,想到不久之后的高考,他就发愁,脑子一片空白。
那个时候小明虽然做着练习但经常心神不宁,拿起这本做了两道题,还想着另外一本辅导书。这边算着难题,又想着课本说不定更重要,是不是应该看课本去,结果在不停的变换和不断的受挫中开始失去了斗志。也因为每种资料复习的都没深入下去,导致遇到难题依然不会,在这样不断的打击之下,他在心理和行动上开始放弃高考。
小明觉得就剩最后这点儿时间了,太少,太短暂,自己再努力也没用了。结果做了复读生!
小明这种情况其实是考前一个月的复习方法不当导致的心理焦虑,因为当时没有及时处理和调整,才和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
今年这个时候,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小明一会儿想是按照原来的复习方法复习呢?还是另外一套复习方法?一会儿又想是继续大量做题,还是主攻课本呢?结果课本还没有拿起来又想是丢弱保强还是提弱放强,浑浑噩噩一天过去了。
这种情况可能在每个高三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影子,如何应对考前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40多年,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心态建设等方面出版有多本专著的郑日昌教授,给出了四个攻略:
1、统揽全局,计划先行
2、归案总结融会贯通
3、查缺补漏,常规练习
4、强弱并进,不言放弃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享一下这四个攻略:
一、统揽全局,计划先行
最后一个月为什么会慌乱?
1、距离考试日期越来越近,本身的压力也会让考生心浮气躁,甚至盲目行为。
2、想要做的事情太多,没有计划,就导致了慌乱。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最后的复习工作,计划是高考黑暗森林里的指南针和导航图。
什么样的计划才能行之有效呢?目标明确,操作具体,容量适度。
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制定计划都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我们可以简单的把考前一个月分成考前三周和最后一周两个阶段。
考前三周按照自己需要又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逐渐细分最后落实到每一天和每一小时,内容也可以按照目标划分为不同的部分,然后在每个科目上确定最后的复习阶段需要完成的各项复习任务。
以小明的数学计划为例,除了正常的跟着老师走之外,他每天会用三十分钟来让自己复习数学的定理、公式,课本上的重点题目和完成错题本上的三道错题。
有时候这些事情是在一起完成的,当时间不够的时候,他就会抓紧零散的时间,用5分钟背诵一个公式,或者看重点题目一遍。每做完一项,就在本子上勾一下。
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要拘泥于形式,不一定非要写几点几分做什么事情,而应该让自己做到心中有谱,并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效率,目标不要过大或者过小。
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最后一个月了,没时间去锻炼什么新的方法或者是学会什么新的难题,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课本。
在看书的时候,可以采取发散思维,通过一个观点链接其他的观点和概念,积极归纳和总结,把各个知识点完整的串联起来。
此时可以多用知识导图,或者是逻辑思维导图。(有基础的用,没有基础的,以前怎么复习,现在继续怎么复习。)
三、查缺补漏,常规练习
时间有限,这个时候不适合再去做大量的难题,怪题,或者找套新的复习资料复习,而是把自己过去做过的那些练习拿出来,进行回顾和整理。
重点关注上面的错题,对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重复学习,尤其是错题,弄清楚,下一次保证可以作对。
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练习,我们不做难题了,但是要保持做题的速度和感觉,所以还是需要坚持练习的。但是不用找太难的,太怪的题目。
四、强弱并进,不言放弃
最后一个月,不能只复习强势科目或者弱势科目,需要强弱并进,不过时间安排上可以有一定的偏向。
在比较重要或者容易获得进步的学科上可以适当多分配一些时间。在自己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段学习弱势学科,在其他时间段学习自己兴趣较强的强势学科。
考试最后一个月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时间,这段时间并不算短暂,在这个时间里踏实的完成每日的复习计划并将收获不一样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