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的案例拆解中,昂sir说,当我们在跟别人描述困境的时候,尝试把困境的描述换成是求助。把我不行,换成你可以给我更多帮助。
昂sir的描述很形象,当我们说出自己的问题和做不到时,就像一个孩子在跟父母撒娇,等待别人来帮忙,然而,成人的世界里,你不主动求助,为什么期待别人会主动帮忙解决你的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我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比如对标人物的不好确定,如何链接无从下手,课程设计无人探讨,所以好像自己成长不了就成了很自然的结果。助教大毛老师,问我你有主动邀请过别的老师来听么?有主动要过反馈么?一时语塞。学生方面我有问过反馈,老师方面,就只是跟学校的心理老师讨论过课程设计,而其他的班科任老师,自己并没有主动邀请她们听过生涯课程。原因呢?一是没有想到可以找他们帮忙,二是觉得,潜意识里觉得他们不是很了解生涯,能提出什么样好的建议呢? 现在想想,就算他们不懂生涯,但是他们也是学科教师,学生的表现,课程的设计,作为专业的老师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好与不好,都是可以给到我一些反馈和建议的。而这些都可能是我自己看不到的,是自己认知的死角,或者思维的一些局限。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不正是这个道理么? 当自己把角色定位在学习者,目标是提高自己,而不是定位在一个专家,不是在示范给别人看时,也许自己的收获更大,提升更快。什么阶段做什么样的事情,在目前自己学校的圈子里,别的老师对生涯也许不如我了解,但是自己其实也只是在生涯理论知识层面上多了解了一些,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的学习者。而想要成长是我自己的需求,如果不说出来,不主动提出来谁又能了解呢?
所以,等待是不会成长的,主动求助未必是低人一等,而是做谦卑的学习者,相互链接,互相扶持,抛弃受害者思维,做勇敢有力量的求助者,才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能量,在前行的路上更有动力。
关于寻找对标人物的困惑,昂sir的话点醒了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况,我们一直看到的是各自的不同,一直在寻找,希望找到与自己相同的经历,相同情境的对标人物告诉自己如何行动如何解决困境,而现实是,根本就找不到这样跟我们一模一样境况的人。我们太多关注于我们没有的,而没有关注自己有什么,可以开始什么。选择性的看不到身边的资源,选择性的拒绝改变,选择等待。而等待只是让自己慢慢的放弃,当渴望成长时,主动才能迎接未来。改变关注的内容,把关注自己“没有什么的时候”,变为想明白“我想要什么,谁能帮助我,我怎样与他链接,我可以给他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谁能帮助我与对方建立链接”。用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去寻找答案,链接资源,最后,才能在谜团中,拨开云雾,在迷宫中找到行动的出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