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熊培云先生的《下雨天》,里面有一句,令我感触颇深:“人世间所有的不幸啊/就在于我们无家可归/或有家不回”。
读这句诗,你会发现诗人将不幸始终与“家”相联系,“家”是什么?是让人归属的地方,在外奔波一天能有个歇脚处,在那里,疲惫不堪的心灵得以毫无顾忌地放下,最好还有个知音共谈几句,如果没有,酒精和沉默便派上用场。
无家可归是客观的,有家不回是主观的,两者都很悲伤。无家可归,不可谓不可怜,要么是家没了,要么是真的找不到那个家,或者空有屋宇一座,却找不到第二个主人,世上比失去亲人更痛苦的,当属知音难觅;有家不回,不可谓不煎熬,出于责任应该回去,但出于内心却应该漂泊他乡。
如果既无家可归,又有家不回,算的上既可怜又煎熬了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