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得上的资本论

作者: 麦麦麦麸 | 来源:发表于2021-12-18 19:33 被阅读0次

    而读完这本《用得上的资本论》之后,我有两个很深刻的感受:

    第一个,它像一面放大镜,放大了《资本论》通俗鲜活的一面。

    通过本书作者的筛选摘录,我们能看到原著中曾经被我们忽视的许多真实案例、魔鬼细节、生动词句。

    也能通过它们,看到马克思饱含情感、有血有肉的一面。

    第二个,它像一面透视镜,让我们能够透过它,看到马克思在150多年前的那些思考,是如何投射到当今世界、为我们所用的。

    从这个角度看,书名里的“用得上”其实是一个定语。

    它要向我们强调的是,现代社会中很多经济现象的原理,马克思在150年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诞生于19世纪的《资本论》,对于当代人来说,依然是一把“用得上”的认知利器。

    这本书的作者周德宇,是一名“90后”博士生,目前就读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有着丰富研究经历。

    他在给匹兹堡大学的本科生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时,曾经设计了一款关于《资本论》的实验性桌游,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扮演“资本家”和“工人”两种角色,在网络上很受欢迎。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资本论》当中主要的概念和理论,包括商品、货币、劳动力的买卖、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等等。

    并把这些经济原理与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精髓。

    由于资本家永远在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

    因此,他们身上“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资本家们就决不会罢休。

    时间轴延伸到今天。

    作者认为,实际上,现在身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劳动者,他们面临的处境,和一百年前在一定程度上是共通的。

    “剩余价值”这件属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它能够历经时间洗礼、始终锋芒不减。

    如果说一个技术的发展仅仅是改善现有的工具,辅助现有的劳动,那么就不会带来生产力的变革。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技术的发展可以取代原先人类从事的同样的劳动,那么变革才算有可能发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抱有警惕,就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即便还很不完善。

    但是它的发展方向不是辅助人类劳动,而是取代人类劳动。

    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我们在有生之年很可能会见证另外一场工业革命的到来。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要认识到:

    虽然论某些特定的专业技巧和方法,我们比不过它们。

    但是要论广泛融合各类知识并进行迁移的能力,那就说不定了。

    所以在今天这个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

    通过跨领域的学习,不断拓展自己能力边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得上的资本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ug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