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你读」系列目录、序言及规则

作者: 靈鈞 | 来源:发表于2015-12-06 14:06 被阅读2673次

    「我帮你读」系列的理想目的:对于一些你感兴趣的书,你没有时间、精力或耐心通读全书,你想要更加详细地了解原书的重点,结构和有趣之处,我希望本系列能够筛选出书中的冗余和过时的部分,达到这样的一种效果:如果你没有时间读完原作,在读完了本系列的对应文章之后,你不再需要去读原书,或只需要去读�原书的某些特定的你感兴趣的章节去继续深入,就能对�原书整体的文笔、结构、重点、文笔和应有的感悟有一定的把握

    「我帮你读」系列目录(随时更改更新,仅供参考)

    001. 我帮你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002. 我帮你读:「中国哲学简史」
    003. 我帮你读:「厚黑学」
    004. 我帮你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005. 我帮你读:「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006. 我帮你读:「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007. 我帮你读:「真实世界的脉络」
    008. 我帮你读:「自私的基因」(计划中)
    009. 我帮你读:「失控」(计划中)
    010. 我帮你读:「人都是要死的」(计划中)
    011. 我帮你读:「心理学与生活」(计划中)
    012. 我帮你读:「西方哲学史」(计划中)
    013. 我帮你读:「理想国」(计划中)
    014. 我帮你读:「形而上学」(计划中)
    015. 我帮你读:「人性论」(计划中)
    016. 我帮你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计划中)
    017. 我帮你读:「纯粹理性批判」(计划中)
    ………………

    因为我自身领域和视野的局限性,我肯定会漏掉一些很值得我花如此精力去读去写的书籍,所以我想请大家参与进来。如果有你想推荐的书籍,请在任何我能看到的地方告诉我,我会去查看并记录下来。我希望你们推荐的书籍有如下特点:理论性强、干货多、交叉学科或覆盖面广、不需要太多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够吸引住我去读。对于小说散文诗词一类的,我会愿意在空闲时候读,不过却很少见到有值得我花费精力记录下来的。对于我看好的书籍,我会随时更改这个列表,将新书列在末尾或随意插入。


    起因

    当我们对一本书感兴趣的时候,我们随意去网上一搜,总会蹦出来几百几千条读后感和书评之类,最常见的,不过是粗略的读书笔记,这种几百来字梗概似的东西,对于读过原书不久的人,仅仅能起到帮助回想内容的作用;有的读书笔记比较详细,除了重点之外,还包括了一定的概要来帮助理解,比如我的这篇 「中国哲学简史」详细读书笔记 就达到了八千多字,这样的笔记,不仅仅可以帮助读过原书很久的人回忆当时的内容和感想,还可以帮助没有读过的人,对整篇的行文重点有个非常详尽的把握,并且可以有的放矢地去书中查找原文来看。再往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用流畅的文字写出来的重点论述,或长或短。这种文字概括性地把原书中的逻辑和行文结构完整地按比例缩小,总结成一篇浓缩的「小书」。读完了之后,能够对原书整体在说些什么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是使用通顺的语法和分段,而不是使用分层重点之类的,所以可读性会高一些,也会冗长一些,对于一些边角的概念,也只有忽略或勉强一提。然后,就是读后感了,这类文字实针对书中某些方面而扩展出来的感想,针对的读者是已经读过原书,并且想要更多方面地了解别的阅读角度的人,对于没有读过原书而想要去了解其内容的人,因为里面原文内容大多缺乏且片面,所以并不会有很大意义。

    我们在心里过一遍这四种最常见的书评,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没有任何一种书评,能够做到完整且忠实地向没有读过原书的读者转达出书中所包含的信息。(注意,这个信息不仅仅是内容,还有文风文笔,行文结构、甚至还要包括读者读完应有的感悟感想等等等等。)也就是说,在读书评所能获得的信息量,和读原书所能获得的信息量之间,有一道巨大的不可逾越的鸿沟。读者读完了书评,却只能得到一些浅薄易忘的概念,远远达不到读原书所能得到的收获。

    我们可以尝试去阅读多个书评,来试图更多方面了解原书的方方面面,不过,网上找到的书评的质量内容种类参差不齐,并非随便一搜就可以找到相宜的一系列文章来读。以现下社会的忙碌,对于一些很有价值的书来说,人们的空闲时间实在是太短,有效精力实在是太有限了。比如说长达一千页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想来很多人都听说过此书之大名,估计有一些人还早已买下了这本实体书,不过因为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一直束之高阁,等闲不敢轻动。

    我针对这个现象,针对这之间的巨大鸿沟,开始写作「我帮你读」系列,以期能够缓解上面的现象,让人们可以通过花费不多的时间精力,对一些很重要的很值得一读的著作进行较书评更为深入的了解。

    我一人一脑之力十分有限,看事情的角度也永远都是我自己的角度,就算我尽量完善周全,也绝对不可能做到系列目标的理想状态。不过我当为此间前驱,或许今后可以组织大家一起来完善某一本好书相对应的系列文章,举众人之力,定当可以做得更尽善尽美。

    或许日后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文体来,那种文体,或者说文字格式、文字规则,可以做到完整地让读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去了解一本书的内涵。这样,我们对于我们不愿意花太多精力去了解的东西,也仍然有机会去方便地通过阅读来达成一定的目的。想象一下,假如我是个程序员,想要去了解西方哲学,想要达到一定的哲学水平,却又完全没必要完全专业。现在,若是读书的话,我只能通过阅读一麻袋的书籍,花费数年光阴去了解。若我们的新文体,能够做到以原书十分之一或更少的篇幅完整表达出原书意愿、推论和逻辑,那会节省多少时间,我这个程序员又可以在这几年之中去了解多少门我感兴趣的科目。这种有工具性质的文字形式,如果真的可以实现,那无疑可以真真正正地帮助人类社会变得更好,社会整体素质变得更高。

    大饼画完,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要如何的一篇文章,才能够把原书的尽可能多的方面完完整整地转达给读者。


    规则

    由于对于不同种类的书籍,我们的关注点也会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在这里先不去考虑其他类目,只考虑「论述性」书籍。

    对于论述性书籍而言,其最重要的是里面的内容,包括最关键的话题讨论,以及承转的逻辑过程。我们来读一本论述性书籍,目的就是要从中获取某一方面的观点和知识,无论文笔差到何等程度,只要里面讲得清楚易懂,那么都不会妨碍我们想去看。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内容之间的联系,必须要被理顺清楚。

    进一级而言,我们也应该了解整本书的行文结构,这和逻辑过程多少会有些重复之处。读者应该能用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来完整地看出来整本书的纹理脉络。注意,我并不认为我们应该完全按照原书的书写顺序来一一复述,而是应该按照每个不同的书籍的目的和特点来随时适应变化。我希望在「尊重原书内容和观点」与「整理出对最多读者最有意义的内容」之间寻找道平衡点。比如说,对于「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来说,作者整体的顺序在时间上是通顺流畅的,不过逻辑上却在有些部分颠倒着,我认为按照逻辑顺序最容易理解,所以重新整理。「厚黑学」这本书来说,里面的内容纷纷杂杂根本没有什么顺序可言,我就提取出几个讨论最深、对我们最有益的话题来叙述推衍,也就完全没有按照原书的结构来阐述。

    本系列的第一集,我帮你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如果想要来检测是否真正理解了一篇文章,不妨换个方式来表达文中的原意。我深以为然,毕竟要想将一本书的核心内容浓缩进来,其文字结构也很可能必须要有所变动,重新理清才行,这样做还可以多提供一个角度来看待一本书,于是,我在本系列写出来的文字,大多不仅仅是在文字使用上与原书有所区别,结构上先后顺序也往往全部打乱整理,变成我认为最容易理解,最符合我们思维逻辑的顺序。

    从理性的角度而言,似乎这「内容」和「结构」似乎已经足够让我们去了解一本书中的知识。不过,读书毕竟不应该是一件完全理性的事情,若是没有激情去深入、渗透、攻坚书中所说的理论,那所能获得的信息也必然大为有限,终究不过是又读了一本书而已。对于喜欢文字的人来说,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享受,很重要的,却也被写书评的人完全忽略的一个原因,是书中文字所带来的感觉,即「文风」

    对于「文风」的重要性,我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若是一篇论述爱情的文字,要是我们用平铺直叙的语气复述出来,那实在是剥夺了读者们对于原书应该有的「感觉」,也大大降低了去阅读原文的兴趣。毕竟兴趣,是感性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的文风都值得单独提取出来想办法展示,不过,一本书中总会有些璀璨耀眼的语句,让人读到的时候被扯动心弦,这些,却是值得被提取出来的。如果我们把目的设置为「尽量使得读一篇系列文章和读原书的效果接近等同」,那这些摘录的重要性,应该能够接近于一本书的内容与结构本身。

    最后,读完一本书之后,若是一点感想也没有发出,那这本书就算是白读了,不是这书的毛病,就是读书之人的问题。�上一段也提到了本系列的目的,本着这个目的,我们所应该做的不仅仅是转述,还有发扬。我作为系列笔者,要尽量全面地从所有未尝读过该书的人的角度来看,并且揣摩,如果是他们,看完之后,应该会发散出怎样的感想。我一个人的能力实在有限,这一部分的理想作用如此,我也只能尽量尽力而为。

    综上所述,一本书所表达出来的,我们可以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大概分为四种:「内容」、「结构」、「文风」和「感想」,我们再在前面加上个「书籍背景」,即书名,写作时间,社会对其的评价和印象之类,作出下图:

    我帮你读系列规则图

    与其相对应的,我把我现在每一篇系列文章的部分也有序切割为「序言」,「重点话题」、「行文逻辑」、「感想」、「结语」,还有一般情况下会因为篇幅过长所以另开文章贴出的「读书笔记」和「句段摘录」,每一个章节所对应的功能在图片中也一目了然,我想也无需我再多说。唯一需要提出的是,中间的「重点话题」、「行文逻辑」和「感想」,这三个并不是每篇文章我都会单独列出有界限的结构来,经常是一两个章节标题下,就交错包涵了所有的信息了,以我认为最合适的逻辑顺序为主。对于一些特定的文章,如果我认定可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也会直接应用进去,这里给出的结构,不过是个大体大约的框架。比如说在我帮你读:「厚黑学」,我就悄没声息地尝试使用了一些模仿作者诙谐文风的段落,如果哪天兴致来了,可能还会规划篇小说或者诗歌来也说不定。不论什么文体,只要是能够最佳地达到目的,就是好的。

    对于本系列的规则,还望大家不吝赐教,各抒己见,我也当仔细倾听记录大家的意见,希望能够最终摒弃拘墟之见,海纳百川。


    总结

    以上就是「我帮你读」系列的起因和规则,希望读完这一篇文字后,能够让更多的人明白此系列之初衷,并能更好地理解本系列下的文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本人现在已然没有了收入来源,所以我想要试图从我认为有意义的方向前行钻洞,看能不能自给自足地继续下去,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就算我使出浑身解数,�写出一篇总结性的文字为大家读,但读原书所获得的也还是要多很多。在我的观念中,在现代的社会,书籍的定义不再应该是手中捧着的一部实物,而应该指代任何一种能包含着人类智慧的信息集合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又研发出了什么新玩意,甚至可以说无论获得了多少财富,收割了多少幸福,那些都是较为浅层次的外在变化,并不具备任何超越时代的价值。相比而言,智慧本身的积累,代表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积累、延续和发扬,这一点,从人的角度来看,绝对没有错。愿我的文章能助各位有心之人一臂之力,更好地完满我们人生的追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陈默生:列个小清单吧,难度和您的计划书籍差不多:《美的历程》《国史大纲》《中国通史》 “万国通史系列” 《士与中国文化》您看着来吧,加油(ง •̀_•́)ง
      • 513f5c40c182:针对一本书精读做深入细致地总结。那么是否可以认定你现在做的属于分类阅读范畴呢?
        513f5c40c182:@靈鈞 因着我看你分享的书大多历史社科之类
        靈鈞:@发酵的夏天 你指的分类的意思是说我选择的书目属于同一类别?还是其他意思?
      • 神经兮兮丶:希望作者坚持下去,这是一个很独特的专栏。以前知道电视剧可以通过序幕了解故事大概讲什么;之后又有了类似《x分钟带你看完xxx》电影系列,却没找到书本也可以如此《我帮你读》。个人感觉,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一种人群,他们渴望阅读,可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安静的看完一本书;而作者这个构思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只需每天花十几或几十分钟看完笔者的文章,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至于像楼上说的“不想吃苹果而体验苹果的味道”个人觉得是一种自我悲哀的体现。而那句“你写的书概论会是自己的思维”,对于这种“理性”人,我真担心他读书序都读不下去。
        靈鈞:@神经兮兮丶 谢谢 :blush: 楼上那位的担心也并不是毫无道理,我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也有同样的担忧,不过也无法阻止我去做这个系列。看眼前这个效果。。倒是不很确定我要不要另找活路了,所以效率是没办法一直保证了,不过我也要先继续做一做看,说不准做到一定程度就会柳暗花明了,毕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 3e3599fe98ed:你是不想吃苹果而体验苹果的味道吗?用一生去体验好几生经历吗?为何不让原作者写精简版,人传人,你写别人书概括会是自己的思维,新体系会走向歪路望三思,第三方合成的物品不可多食
        靈鈞:@Weima 谢谢你的提醒,不过我觉得,书籍本身的发明,在只能口口相传和自己苦思冥想的时代,就好像是你所说的不想吃苹果而体验苹果的味道。想要再一生之中体验更多的东西,谁又敢说这是错误?我心知肚明,一本书一经人手,必然有增补缺漏,不过我也不愿因噎废食。我们不妨走走看看
      • sunfan:好好好
        靈鈞:@sunfan 哈哈这么多个好 :blush:
      • 多看一眼:期待你的作品
        靈鈞:@多看一眼 希望不会让你失望
      • OliverDing:好棒的计划和构思!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撰写经典文本的【缩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开放这个构思让大家参与,众志成城,更加值得支持!

        国外有一些出版公司,专门请了名校学生来撰写【名著导读】,也是类似的模式。围绕这个行动,大家可以组成一个学习会。通过阅读经典,加入互动讨论,获得集体进步。
        靈鈞:@OliverDing 多谢你提供的信息:)不知道你能不能就你说的国外的出版公司提供一些更详细的信息?我想去查查看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可惜的是,好像简书平台对于「讨论」这种形式并不怎么支持,我还在想,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好,现在大家是一般都用微信群来做这种事情嘛?还有公众号之类的?

      本文标题:「我帮你读」系列目录、序言及规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wr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