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4-22

2024-04-22

作者: 蒋铭国江西乐平 | 来源:发表于2024-04-21 18:39 被阅读0次

    例谈在长度单位教学课例中的量感培养

    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蒋铭国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1米有多长》和《铅笔有多长》两个课例中量感培养的具体实施方式。在《1米有多长》中,通过观察、体验和测量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对1米长度的直观感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小组合作,进一步加深对1米长度的量感,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而在《铅笔有多长》中,通过观察和测量铅笔长度,使学生直观感受不同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量感和数学运算能力。这两个课例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量感,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量感;长度单位;观察与测量;合作与交流

    2022年9月,笔者参与的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量感的实践性研究》成功立项。2023年4月笔者发表一文《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量感培养》,并在万方网主页可查。为了更加推进该课题研究,2024年1月,笔者组织课题主持人以及乐平市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代表江西景德镇基地参与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第19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江西景德镇基地执教课例为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1米有多长》,同组答辩辩友为黑龙江大庆基地,执教课例为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这两个课例属于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板块,是基于长度单位进行量感培养的重要载体。

    一、量感在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小学数学关于核心素养培养有11个关键词,分别是:数感、量感、运算能力、数据意识、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量感是指对物体长度、大小、重量等可测量属性的直观感知和判断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逐渐建立和提升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量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首先,量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之间的重要桥梁。量感不仅仅是对于长度、大小、重量等属性的感知和判断,更是对数学概念、规律和原理的直观理解和应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量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其次,量感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和计算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属性。通过培养量感,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测量和计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量感的培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量感的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这有助于他们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探索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测量方法,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量感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随着量感的不断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也会取得更多的成功和进步,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量感在核心素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量感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和提升量感。

    二、《1米有多长》课例中的量感培养

    在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第19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中,江西景德镇基地执教课例为《1米有多长》,在这一课例中,量感的培养是一项关键的教学目标。下面详细探讨这一课例中量感培养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通过观察、体验和测量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对1米长度的直观感知。通过对1米长度的直观感知,学生能够初步建立对长度的量感。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米尺、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1米长度的直观印象。教师可以利用米尺、皮尺等工具,让学生观察并认识这些测量工具上的刻度,理解“1米=100厘米”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设计“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利用皮尺感受1米的长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抽象的1米长度与具体的身体感知相结合,深化对1米长度的理解。

    其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米长度的量感。教师可以设计“寻找身体上的两把‘米尺’”的活动,让学生探索自己身体上的长度与1米之间的关系,比如伸展双臂的长度、跨步的长度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1米的长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发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1米长度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的量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如课桌、窗户、黑板等,让学生感受到长度的相对性。

    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进一步促进量感的发展。在小组合作测量活动中,学生可以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分享测量方法和结果,讨论如何更准确地测量长度。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量感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学生能够提升对长度的量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长度的理解和感知。

    综上所述,《1米有多长》这一课例通过观察、体验、测量和合作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长度单位的基本知识和测量方法,还能够形成对物体长度的直观感知和判断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一课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铅笔有多长》课例中的量感培养

    在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第19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中,黑龙江大庆基地执教课例为《铅笔有多长》,在这一课例中,量感的培养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现就本课例中量感培养研究如下。

    首先,通过观察和测量铅笔的长度,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来测量铅笔的长度,比如使用直尺、卷尺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物品,如文具盒、书本等,进行比较和测量,帮助学生建立对不同长度单位的直观感知。

    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能够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进行记录和比较。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测量方法、分享测量经验,从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应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换算方法,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最后,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进一步培养量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测量教室的长度”、“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描述物品的大小”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进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对长度单位的灵活应用能力和量感的提升。

    综上所述,《铅笔有多长》这一课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测量、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长度单位的基本知识和测量方法,还能够形成对物体长度的直观感知和判断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长度单位教学中的量感培养

    前文已述,量感是指对物体长度、大小、重量等可测量属性的直观感知和判断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逐渐建立和提升的核心素养之一。在长度单位教学中,量感培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量感培养有助于学生对长度单位形成直观感知。通过观察和测量活动,学生能够初步建立对长度单位的直观印象,深化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例如,在教学“1米有多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米尺、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1米长度的直观感知。

    其次,量感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应用。这种实地体验的“量感”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一些视觉无法触及的“长度单位”,让学生对“长度单位”的“量感”认知更加精准。

    此外,量感培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估测能力。通过对物体长度的感知和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和逻辑推理,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长度单位教学中量感培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长度单位的直观感知和实践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估测能力。因此,在长度单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量感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和提升量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 教育部.

    【2】张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培养的策略研究——以《1米有多长》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2023, (05).

    【3】李梅.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以《铅笔有多长》教学为例[J]. 教育观察, 2022, 11(19).

    【4】王晓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5】刘芳. 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培养的实践探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 (0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4-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wv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