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男人,女人更惧怕衰老。
哪怕是最光鲜亮丽的女演员,在面对公众的时候,说的最多的感慨是:中年演员没有戏拍。
为什么呢?因为大众唯独偏爱年轻的生命,出水芙蓉,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新鲜娇嫩,那才是主流审美。
可是有一类女性,她们却越老越有味道,越老反倒是越凸显自己的个性。
比如于佩尔。
她不再年轻了,哪怕这张脸上皱纹不如同龄人布满,但一看就是上了年纪的老女人。
但她却越来越活跃在第一线,频频出各种作品。
法国人是很浪漫的,这种骨子里的浪漫很多时候是超出了世俗的常规认知的。
看看现在被小黄人闹腾的夜不能寐的马克龙总统和比他大得多的第一夫人就在告诉你,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不可能的。
而于佩尔则在电影里满足了年老女人对于第二春的幻想。
换句话说,
这个世界的审美开始会欣赏苍老感所呈现的深厚魅力。
之前看过她的另外一部电影《纪念》,是讲一位会唱歌的女工。
平时就是厂里再普通不过的人,但是一到舞台就开始熠熠生辉。
而在电影中她和一个年轻男子坠入爱情,对方成为了她的小迷弟。
有些不可思议,现在的男性也开始迷恋那些带有神秘色彩和沧桑感的女性。
他们会把鱼尾纹看成是成熟的一种标志,而仿佛与年长女性在一起也成为了他们标榜自己能耐的一种方式。
而女性会通过征服了比自己年少的男人来作为自己魅力的体现。
双方都以“爱”的名义,通过荷尔蒙来证明自己。
至少在我周围,越来越多看到姐弟恋的CP出现。
于佩尔是在不断突破自己的。
所以对这次的《EVA》我其实也满心期待。
她演一个妓女,这个年纪还做妓女,乍一看还是有点让人觉得不适。
故事本身是具备层次感的,但拍摄起来却总是少了一口气。
原本导演想表现的是一种猎艳的故事冲突。
于佩尔饰演的妓女从不和自己的客人产生任何情感,思路清晰态度冷漠,洞悉世间一切也能非常好的把握分寸,和常规意义上一边接客一边又期待真爱的风尘女子不同,她从不做梦。
她很骄傲,从不低声下气,反倒是摆一张臭脸,先交钱后服务,老娘的规矩你爱干不干。但是别浪费老娘时间,别和老娘谈感情,更别说要走心了,都是没门的。
她有一个深爱的但在监狱里服刑的老公,为了赚钱她开始以EVA自称接嫖客。她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年老但有些社会地位和金钱的人,她戴好假发,出入各种场所,担当好一个合格的妓女。
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男主和她相遇了。
男主本来也是男妓,在为自己的客人—一位年老却有名的作家服务时目睹了他突然死亡的过程,本来应该帮他拿药救他,却眼睁睁看他断气并顺走了他最后一部尚未问世的稿件,署上了自己的姓名,并把作品放上了舞台,甚至有了一位白富美女朋友,人生完全翻篇。
但假的终究不会是真的,在酝酿第二部作品的时候他思路干涸了。
他苦思冥想,但写出来的文字总是干巴巴的,于是他陷入了某种困境。
于佩尔的出现仿佛是他的救命稻草,他想尽一切办法接近她来刺激自己的写作灵感,甚至不惜把她的原话照搬到小说里。
而且他也开始让自己入戏了,让自己被她所迷恋。
但两者在颜值上本身就不对等,放在同框里很快就出戏了,一种违和感。
这两者的关系其实很微妙。
男妓和女妓,男妓年老猝死的客人和年老的女妓,不知是否是一种身份的对等,我固执的认为这样的感情带有一种病态感,并且是男主自己一厢情愿脑补出来的戏,妄想在自己的作品里添砖加瓦,但假的又如何成真,终究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被戳穿,被揭露。
但这样的喜欢,与其说是爱情,更多的是一种扭捏。
我看不出来他们之间的情感如何弥漫开,我也无法切身被他们的对手戏所折服,彼此的对话也很难让人有心跳加速或者暗自叫好的美妙。
两个人原本就是平行线,硬捆绑在一起,也只是靠的近一些的平行线而已了。
而在此过程中,他越来越迷恋她,哪怕自己年轻娇嫩的未婚妻就在那里,他还是喜欢于佩尔衰老的容颜。
某一天,他的未婚妻发现了小三竟然是一个年纪可以做她母亲的女人,瞬间表示无法接受,毕竟脑洞太大了,愤然离开的时候发生了车祸而亡。我觉得她更是被气死的,你说你找谁出轨不好,找了一个年纪可以做你妈的,怎么对得起我?
于佩尔是一个老戏骨了,她总是令人出乎意料之外,会选择一些具有高难度表现力度的角色,比如用人格魅力去征服小鲜肉。
但这部电影在冲突的处理上还是弱了很多,感觉导演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表现故事的走向。
仿佛就是两个不走心的人,一个人问你怎么还没爱上我,另一个回答我干嘛要爱你,然后滚了几次床单,全剧终。
故事真正好的故事应该是具有发生反转的戏剧效果的,但这里一切都很平淡,挖空心思去寻灵感的男妓没有过多自我的剖析和突破,全身心热爱着自己老公的妓女全程也没有什么动摇过,而两个人的感情走向更没有任何“撩“的过程,使得整个故事到结尾都比较平淡。
罢了罢了,一场春梦而已。
女性距离完全平等还有那么高的山坡要跨过。
人气公众号“上海公交”主编。
关注女性成长,职场达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