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被欺负了……”“还不是因为你穿得少!”

“我被欺负了……”“还不是因为你穿得少!”

作者: 心象PSY | 来源:发表于2018-02-01 17:47 被阅读0次

    文| 糖炒栗子

    本文为心象PSY原创

    编辑| gouzi

    如果你遇上了糟心事,向朋友吐苦水,却莫名其妙得到了更加糟心的回答,让你不停自责与怀疑,那么你可能是陷入了受害者有罪论当中。

    From 心小象

    1 受害者为什么还有罪了?

    西安交大导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后,有人惋惜寒门博士的不容易,有人质疑导师的权利,但是在一片感叹声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烟火”。

    著名编剧六六用高高在上的姿态,洋洋得意的语气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博士进行了攻击,话里话外除了无处不在的优越感,还有一种对受害者的质疑与责怪——你受害是因为你脆弱,我成功那是因为我坚强。

    受害者为什么还有罪了?是不是毒鸡汤喝多了?

    这就好比女性被强奸了,有人却说,谁让你半夜出门去的/要不是你穿的暴露,你也不会被强奸啊。

    其实这种责怪受害者的现象生活中也很常见,但是你可能没发现。

    遇到一些糟心事想跟朋友家人诉诉苦,结果得到了一些更加糟心的回复:

    手机被偷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车上本来就小偷多。

    钱被骗了——你怎么这么容易上当?太不小心了。

    小时候被同学打了,到班主任那里评理,班主任——肯定是你招惹人家了,不然怎么就打你一个?或者他怎么光打你,不打别人?

    ……

    这些看似恨铁不成钢的话里,其实还隐藏了另外一层意思——责怪受害者,从受害者身上找到被伤害的理由,好像受害者本身是有罪的。

    受害者受到的伤害越大反而越有可能受到质疑。

    那么人们到底在质疑、责怪受害者什么?我发现主要有两类。

    2 你怎么不反抗?

    遭遇抢劫时,你怎么不跑?

    遭遇侵犯时,你怎么不反抗?

    ……

    其实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走夜路的女人遇到了抢劫,最后惊恐地缩在角落动都不动一下。这个时候观众可能更加激动——快跑啊,你倒是快跑啊。

    当一个人在面临危险情形的时候,会有三种情况:

    1 有获胜的把握——反抗

    2 很可能在反抗中输掉——逃跑

    3 无论是逃跑或是反抗都无法保证安全——僵硬

    这种身体的僵硬导致双手无力,如同残废,说不出话,哭不出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吓傻了。这是我们的身体想要保护我们。身体认为,如果受害者在此时进行反抗,会遭受到更大的伤害。

    而在遭遇坏事的时候,却不作出要么反抗要么逃跑的选择,就会被人指责不够勇敢。

    3 为什么只选择你?!

    一个女孩子如果受到了猥亵或者侵害,那么十之八九会有人说,如果她不穿太短的裙子/不晚上出门...就不会遇到这种事。

    真的是因为这些受害者太过招摇,太招犯罪分子的注意了吗?

    当然不是。犯罪心理学发现衣着,身高,甚至体格其实从来不是真正受害的原因,最容易被盯上是“软柿子”,犯罪分子更喜欢攻击那些看上去比较弱的对象。有时候打扮时髦张扬不一定是受害的原因,肢体语言的不自信才是。

    除了陌生人,我们的亲人朋友有时候也会给我们致命一击。

    最近的大热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麦瑟尔夫人为了做一个好妻子,在丈夫面前永远妆容完美,不仅10年如一日的量胸围、腰围、腿围保持身材,还为了丈夫的脱口秀梦想收集段子,记录观众反应,但是最后丈夫还是出轨了秘书。

    虽然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被伤害的ta一定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然而事实是敏感的亲密关系中谁都有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4  这个世界真的公平吗?

    除了因为误解而对受害者带来的批判与质疑,受害者有罪论还来源于一些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生活中我们需要维持一个良好的自我感觉,可是我们又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遭受不幸。

    如果不可控的事情越多人就越容易陷入恐慌,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依托于公平世界假设来寻求安全感。

    公正世界假设(Just-world Hypothesis/Just-world Fallacy)就是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会给他带来公正的结果;他做好事就有好报,做坏事就有坏报,把事情的结果,归因于更高的道德层面上的公平。

    我们会认为这些人之所以遭受不幸,一定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错事,只要我不做这样的事,只要我不是他这样的人,我就不会遭到这种不幸。

    一个人为什么要残忍杀死/毒害朝夕相处的室友?一定是因为室友对凶手不好。如果我对室友好就不会这样。

    江歌热心救人,最后却惨死别人刀下,甚至被救者毫无感激?一定是因为江歌是虚伪的好人。如果我是真好人就不会这样。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怎么会被保姆保纵火?一定是因为雇主为富不仁。如果我对保姆友善就不会这样。

    这种情况下还会催生一种受害者完美论——如果受害者不完美,那么道德上的任何“瑕疵”都会成为受害者被攻击的理由。

    事情越是超出人们的预料,人们越会质疑受害者,越要求受害者完美。没有人是完美的,也就没有完美的受害者。

    最近刘鑫不断地跳出来用言语甚至江歌的生前语音刺激江歌妈妈,当江歌妈妈失控时,许多人就会将注意力转向受害者——江歌妈妈,并且开始质疑江歌妈妈——看啊,这个天天在卖惨的人果然是疯子,她的话是不可信的。

    如果我们真的将目光牢牢盯在在受害者身上,用放大镜看受害者,那么我们不仅被受害者有罪论利用,甚至还成为了舆论的帮凶。

    5 第一印象定受害者生死?

    如果一个身强体壮的男性跟你说,我被一个姑娘侵犯了,你会怎么想?

    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这怎么可能?甚至是这小子得了便宜还买乖?这就是刻板效应。

    一名受害者写下了身边人对于自己的看法

    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强奸一个男孩呢?四年后,当我尝试着把事情告诉身边的人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怎么说。

    我们很容易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刻板效应让我们认识世界时省时省力,但也往往会形成偏见,甚至歧视  。

    一个有过很多任对象的女性受到侵害时,许多人会先产生“滥交”的意识,接下来直接定论这个女性收到侵害是咎由自取,甚至侮辱受害者。

    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一战时期,女主海莲娜独自住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等待从军丈夫归来。

    每次上街时都有人在海莲娜背后窃窃私语,甚至造谣,因为人们不相信一个花枝招展的“妖艳贱货”会洁身自好,更不相信海连娜会在丈夫死后独自一人生活。

    海连娜被莫须有的罪名指责但因为刻板印象没有人相信她,甚至许多人成为了帮凶。

    6 我们可以减少二次伤害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受害者有罪论模式的密码,那就不用一遍遍重复错误的行为。

    如果你的孩子哭着回家,告诉你东西丢了,你可以试着多了解孩子的“告状“”与委屈,站在ta的角度看看世界。

    如果身边或者报纸上又有新闻撼动了你的三观,别着急,不要太早去评价甚至批判受害者。

    你可以去尝试一下以前从没想过的事情,也许我们的环境早已塑造了我们的三观,但我们依旧可以试着重新“养育”自己。

    也许我们不能为受害者减轻痛苦,但我们能减少二次伤害。

    图片来源:网络&电影《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少林足球》

    心象-提供专业的心理学文章和心理测试,倡导泛心理阅读新方式,我们旨在这物欲横流的纷乱社会,陪你看清你自己,找到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这里不仅为你提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解析这个世界的内在规律,也是为你排忧解难的“解忧杂货店”,倾听你内心声音的亲密伙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被欺负了……”“还不是因为你穿得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xj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