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良心文学》
【湘学形成的地域环境】

【湘学形成的地域环境】

作者: 陈良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6-30 19:53 被阅读0次

湘学研究从书(绪论2)

绪论二:湘学形成的地域环境

湘学既是“湖湘地域之学”,所谓湘学史主要是描绘古往今来在当今湖南地域范围之内的学术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是源远流长的中华学术的一个支流,其形成当然与湖南独特的地域环境有关。

湖南在周朝时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属地。秦设置长沙郡和黔中郡。汉以后郡、州更迭。至唐广德二年(764)设湖南观察使,自此有“湖南”之名。宋设湖南路。元、明设湖广行省(即今湖南、湖北两省)。清代、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均设湖南省,其地域各个时代大致相同而略有变化。

湖南境内东南西三面环山,东为幕阜、罗霄山脉,西为武陵、雪峰山脉,南有五岭山脉。中部地区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境内奔流着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整个地势南高北低,顺势向中、北部倾斜,呈敞口马蹄形。

湖湘大地史前时期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和当时黄河流域华夏族较为优越的生存环境不同,湖南先民们的早期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左传》中曾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来描述楚人祖先艰辛创业的情景。春秋战国时期的湖南尚处于文明之外,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光怪陆离的自然景象,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都使先民时刻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生活的不可捉摸,以至于人神杂糅之俗久存巫觋祀神之风不衰。从春秋乃至于隋唐,盛行于湖南的是楚文化及湘楚文化。诚如王船山《楚辞通释·序例》所描述的:“楚,泽国也,其南沅湘之交,抑山国也,叠波旷宇,以荡遥情,而迫之以崟嵚戌削之幽菀,故推宕无涯,而天采矗发。江山光怪之气,莫能掩抑。”

另一方面,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了历史上湖南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这既给湖湘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也磨砺出了他们的勤劳勇敢的精神品格。早在秦汉时期,湖南人就开始尝试在洞庭湖区垦田。魏晋时期,更出现了一批旨在防洪排涝、灌溉田地的水利设施。隋唐时期,仅在今常德地区就先后修建了多处水利工程。尤其宋代以后,湖南人民针对本省丘陵多、湖泊河流多的自然特点,大胆地围湖造田、修建梯田,与水争田,与山争田,同时还根据所开发田地的特点进行耕种。于是就有了“湖南无荒田,粟米妙天下”(《宋会要辑稿·食货七》)的感叹,就有了“湖广足,天下足”的说法。到晚清时期,长沙发展成为与芜湖、九江、无锡并列的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南宋以后,随着中原儒学的传播,特别是理学大师的讲学和互访,在湖湘大地逐渐形成了湖湘文化。由古及今,湖南主要在湘楚文化和楚文化的荫庇之下。

从一定意义上说,本书所述的湘学,既是湘楚文化的载体,也是湖湘文化的载体。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余华 l 地域文化

    不同的地域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对该地域的人文面貌和文化...

  • 有感而发03

    跨地域婚姻中,有些东西是无法用“磨合”来掩盖的,双方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加之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形成了各自的对事...

  •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工业分散(工业分散的条件及原因,好处)

  • 乡村建筑也可以这样,让人瞠目结舌的奇特建筑!-乡旅规划

    乡村不同角落美景,每个乡村的建筑都有着当地独有的风貌,其中蕴含的是独特的地质气候环境与族群形成的特色地域文化。 乡...

  •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

    人类社会自从猿猴进化而来,历经地球环境变化,地域变迁,斗争与反侵袭,从而形成了当今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的...

  • 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与种族歧视不同,地域歧视是一个民族内部的"区别对待",属于逆向种族主义。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

  • 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我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

  • 槟榔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近年来,槟榔产业正不断保持高速发展,而槟榔加工业作为湖南湘潭当地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无论是其加工技术还是产业规模,都...

  • 不妨看看,你杯中茶是什么香

    茶叶香气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茶学泰斗施兆鹏教授...

  • 学霸湘湘

    傍晚放学的时候,Z老师值周,在校门口送学生出校门。湘湘有点紧张,不知道出校门的时候该怎么办?虽然她和Z老师挺不错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湘学形成的地域环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yb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