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农历八月初八了,再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该准备去看望长辈了。
我的父母已经去世。父亲这边的长辈,还有姑姑、叔叔和婶婶,他们都比我父亲小。婶婶年轻些,姑姑和叔叔也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我母亲只有兄妹俩人,舅舅先于母亲去世,母亲那边的长辈,就剩我舅母一个人了。
接下来的几天,得抓紧时间走亲戚了。看望老人,一定得上午去,这是风俗。他们家都离得不远,就在城内城外。这么多年,每年春节、中秋节都要去的,去陪他们聊聊天、说说话。去晚了,他们该念叨了。
今天决定先去叔叔家,叔叔婶婶和堂弟一家一起生活。十几年前婶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左腿走路不方便,左手也不灵活,但简单的饭菜还坚持着能做。他们有两个孙女、一个孙子。大孙女今年秋季开学读一年级,二孙女读幼儿园,孙子还不到一岁。堂弟、堂弟媳去上班的时候,两位老人在家看孙子。所以,他们肯定在家,不用打电话,直接去就行。
去看姑姑和舅母,就不一样了,她们都剩下了一个人,年纪大了,都基本不能自理,得有人照顾。需要提前给姑家表弟或舅家表姐、表妹打电话,确认她们在哪里住,是在自己家还是哪个子女家,然后才好上门。
时令已经过了白露,真的是“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今天的天气,比昨天凉爽了许多。一大早便凉风习习,待在室内,窗外的风,吹在身上都觉得凉嗖嗖的。
我准备早点去叔叔家,到的早了,可以多陪他们说会儿话。我从小和祖父、祖母、叔叔一起生活了多年,感情上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
吃了早饭,先生去上班了,我等到八点钟,想着超市已经开门了,便换了衣服下楼。电车由于不常骑,一直在车棚内放着,落满了灰尘,昨天已经充好了电,又拿湿抹布擦了几遍,一切准备停当。
在超市买了牛奶、月饼,烤鸭、香蕉,烤鸭、香蕉放电车前面车筐内,牛奶、月饼放电车的踏板上,骑上电车出发了。
叔叔家和原来父母家相隔几百米远,父母不在了,弟弟一家也不在老房子里住。本来想到大门口看一看,又想着正房锁着门,其它一到三楼都租给了一家生产鱼线的厂家了,工人在工作。算了,不看也罢,父母已逝,物是人非,看了,只会徒增悲伤。
回家的路,又熟悉又亲切。路上行人不少,凉爽的风吹着,大约二十分钟,便到了叔叔家的胡同口。这是当地居委会多年前统一规划的居民区,一排一排整齐的院子,各家都是两层小楼。拐进胡同,便看到叔叔的背影,在自家门前推着辆婴儿车,慢慢走着。
骑车到近前,叫声“叔”,叔叔回头看是他大侄女,自然高兴。婴儿车内躺着堂弟家的儿子,白白胖胖的,很是可爱,已经睡着了。
婶婶身体不便,就在院内坐着。我把电车停在大门口,把东西提进院子里,帮叔叔小心地把婴儿车也推进院子,我们就坐在院内说话。
叔叔今年也已经八十一岁了,身体还可以。当年因为我家成分不好,四十多岁才和婶婶结婚。他们婚后先生了两个堂妹,然后才生了堂弟,我比堂弟整整大了二十四岁。所以,叔叔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带孙子。
我和叔叔婶婶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叔叔给我讲我父亲他们小时候的事情,讲我祖父祖母,讲我们姐弟几个,我很喜欢听。我父亲的最后两年,我总特意让父亲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想尽可能多得了解亲人们的过去,我的爷爷奶奶父亲姑姑叔叔,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不想忘记他们,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希望想起他们的时候,有更多的温暖陪伴着我。
实际上,我叔叔虽然一辈子种地,但是他有文化,对人生有自己的看法,人又豁达、勤劳,很健谈,对晚辈也很亲切。说实话,从年龄上来说,他和堂弟之间差不多隔着一代人,但是,他没有他那一代大多数老人固有的认知,不会以家长的权威自居,能充分理解年轻人的不易。
叔叔两年前还在打工赚钱,现在确实年纪大了,不再出去赚钱了,便在家带孙子,让儿子、儿媳上班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以八十岁高龄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尽己所能地为家庭尽心出力。
从叔叔口中从来听不到抱怨、埋怨的话,他总说,人这一辈子都不容易,到哪说哪,坦然面对。有时候,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会给他诉说我的苦恼,叔叔总是开导我,凡事要放下,不要想那么多,不管做什么事情,尽心尽力了就好。
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这中间小侄子也睡醒了。小侄子很可爱,刚睡醒也不哭不闹的,我抱着他,他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盯着我看。
从叔叔家出来,已经十一点多了。告别了叔婶,内心依然充满了温暖。骑行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思忖着叔叔的话,没有过不去的坎,不管遇上什么事,记得把心放大。
是呀,没有不会停的雨,没有不会散的云,心情好不好,是自己给的。人生的路上,记得忠于自己,热爱生活,简单点,糊涂点,开心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