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评判书法的错误态度
乐乐老师/文
评判书法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理念。
-
外行充内行。最常听到的,还是主张书法要藏锋(大概台湾很多这样观念的人)。建立正确的书法认知,非常重要。有正确的书法认知,不仅在学习上可避免许多错误的摸索,对那些不当的批评也会有免疫力。
-
自欺欺人的错误。当人们开始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通常就开始被自己的意见所左右。所以,欣赏书法一定要感性中有理性,不能受别人意见的影响,也要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
缺乏美感。很多人学习书法,但是不深入了解书法的美感,到若干年之后,才忽然理解,他们自以为很熟悉的的作品,原来还有那么多东西没有看到。
-
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欣赏作品,要能够仔细说明,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笔法如何、墨韵表现如何、速度、节奏到整体的观感,都要能够说出来,而不是用“很好”、“漂亮”、“精彩”这么空泛的评论。这和《战拖有术》中说的“设定目标”是一样的,目标越具体,实现起来越不会拖延。很多书法书籍对书法的评论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那种抄袭前人的说法、不断用形容词堆砌的评论或分析方式,对了解书法完全没有意义。
-
自作聪明。一般人对书法的看法实在充满太多的误解,这些误解来自无知,而无知来自书法教育的缺乏,以及书法史上已经存在的太多错误观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6097/98b586c40f0f7548.png)
对书法最为重视的年代是王羲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写得好不好,甚至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声望息息相关。因为书法被高度重视,所以“解读书法”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学问。但当时由于复制水平非常有限,对书法的解读只能靠文字叙述。文字叙述的好处和缺陷,都是想象空间非常巨大。这种评论方式,在没有实际书法作品可以参考的情况下,本来就是一种美化的、模糊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评论方法。
======== 本书分章节笔记到此结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