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据笔者学校拟定的“问题,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主题,引发了笔者对问题的思考。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也是思维活动的起点。“问题”该何时提,该怎样提?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应以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从课题入手,开启“问题”之门;从课文入手,精选“问题”之髓;从“低处”着眼,但求“问题”之实。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把问题问得巧、问得妙,问到实处,才能体现出问题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问题,有效性,真实,素养,课堂教学,关键能力
引 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脚踏实地,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仅仅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
应上级师训部门的要求:学校每学期应开展一次“典型案例课”的教学教研活动。本学期,我校拟定了“问题,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主题,并要求执教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听课教师要关注执教者课堂上问题的呈现是否及时、有效,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关键能力的提升。然而,什么是问题?“问题”一词,在百度中的解释是: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事态的严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者。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也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的问题。问题设得巧妙、有效,不仅能“解惑”,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可是,在最常见的常规课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提问都浮于表面,都只能“泛泛而谈”。这种问题没有层次性,没有启发性,更没有价值性可言。例如,一位学生读完片段或句子后,教师只会问:“他读得对不对?好不好?”学生齐答:“好!对!”这种做法只求课堂的表面“活跃”,没有实效。有的教师则是不考虑学生的学情,提出的问题太“高深”,抛出的问题如“石沉大海”。那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来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如何用有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从课题入手,开启“问题”之门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虽说一节课四十分钟,但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不到二十分钟。因此,教师在“导入”部分,就要紧紧抓住这宝贵的3——5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学习的智慧之门。教师要从课题入手,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循着问题去学习。
1.抓字眼。字眼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抓好字眼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学生齐读课题后,我直接问:“从课题你能获取哪些信息?”生甲答:“我知道事情发生的地点是狼牙山。”生乙答:“我知道了有五个人。”我追问:“是五个人还是……”“五战士”继续问:“题目是‘五壮士’,和‘五战士’意思一样吗?”有同学课前预习过,就说:“壮士指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战士指士兵,参加一般战斗的人。”设下疑问:“好,课文题目为什么用‘壮士’而不用‘战士’?自读课文,寻找答案吧!”然后,学生就能从这些战士的言行中感悟到“壮士”的壮举,从而激发学生对英烈们的崇高敬意。
2.设悬念。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好奇心驱使着他们的探究欲望。《我的“长生果”》一文,学生读完课题后,我问:“看到课题中的‘长生果’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甲:“我想到了《西游记》中的人生果,吃了会长生不老。”学生乙:“我想到的也是一种水果,可是作者给它打上双引号,估计不是真的水果。”继续追问:“考虑周到,有发现。那在作者笔下的‘长生果’到底指什么呢?让走进课文,去探寻一番!”读了课文,学生就会恍然大悟。
3.重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紧扣课题中的字眼,提出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金色的鱼钩》一文讲述的是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为照顾三位受伤的小同志而牺牲的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都离孩子们的生活甚远,因此要从兴趣入手。先让学生跟着书空课题,尤其注意“钩”的书写,注意与“钓”的区别。然后问:“你们见过别人钓鱼吗?鱼钩什么样的?”学生表述后,结合图片对比(一枚普通的,一枚老班长的)追问:“这枚鱼钩甚至比不上普通鱼钩,为什么称为‘金色的鱼钩’?”让学生明白“金色”不是指鱼钩本身的颜色,而是一种革命的精神。
导入部分问题的提出,要因课文内容、情感、体裁等不同而有所不同。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文本,根据学生的学情,预设准确的问题,以恰当的方式提出,使问题式导入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二、从课文入手,精选“问题”之髓
在语文教学上,教师要秉承“真实”这一理念。教师与文本、与学生的对话要真实发生。只有真实发生,我们才知道孩子要学什么?怎样让孩子去学?要让孩子学会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与文本、与教师的对话也要真实发生。只有真实发生,孩子才知道还有哪些他未知的?哪些需要他去探究的?
在西方的教育理论中,认为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前,必须用“体验式学习”来代替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或“填鸭式学习”,否则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育学理论还认为:除了“体验式教学”外,“互动式教学”效率更高。所以教学中要加强师生的互动内容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精选文本中的“问题”之精髓,让问题能真实地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求全,面面俱到,想把什么都说给孩子听,无论已知还是未知,总喜欢问“知不知道?”“听明白了吗?”
例如,在上《猴王出世》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前导读,并要求学生从中找出学习本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很快能明白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教学时,我紧扣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明白石猴的出生:一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先引导学生理解石猴的神奇生世和生活习性,抓住“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朝游峰洞之中”,体会古典名著中句子的语言魅力所在。然后问:“这样一只贪玩的猴子为何被推选为猴王呢?”接着通过学习石猴的语言、动作来感悟它除了活泼可爱、勇敢无畏,还具有人的智慧,因此成为了“猴王”。
三、从“低处”着眼,但求“问题”之实
笔者经常听到很多教师埋怨: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上课总是死气沉沉,提出的问题大多是老师自问自答,这课没法上了……诸如此类的怨声载道的话语每每飘荡耳际时,我总是在心中无数遍地问道:“老师,您确定您的问题是深思熟虑后提出的吗?您提出的问题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了吗?您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吗?”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找不准问题的切入口,就会犯无的放矢、漫无目标的毛病。因为把握不住课堂教学的节奏,所以极易造成拖堂的现象,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得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有效的问题应该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引导学生纵览全局,感悟全篇,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和探究。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预设的问题不必太多,一课只需二至三个主要的能牵动整堂课重点的有效问题即可。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说的:“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这样的问题不要好高骛远,要接地气,从“低处”着眼,遵循学生的学情,能让其在课堂真实发生。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触摸春天》,这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语言简洁,意境俊美但蕴含着深刻道理。本文讲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充满花香的春天的早晨,徒手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紧紧抓住问题一“你觉得文中的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作为一个盲童,她的生活、行动有很多不便的地方,然而对于明眼的孩子来说是无法体会的。教师让孩子们读课文时,尤其是读到描写安静的动作的时候,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安静的“不易”,从而体会“奇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体现“奇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安静的这一神奇力量。因此,水到渠成有了问题二“盲女孩安静为什么能创造这些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都源于安静对生活、对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最后,教师总结时用文中的一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并教育孩子:无论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或挫折,都要像安静一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于永正老师提出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让从事小语教学的老师们,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脚踏实地地走好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步。然而,这个“简单”不是马虎、随意对待,而是要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为目的,发挥语文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让教学内容简要,教学过程简洁,教学方法简练。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要做到:简单一讲,就得要领;简单一问,就出新知;简单一解,就解疑惑。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问题的预设至关重要。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读懂学生,才能使设计出问得巧、问得妙的问题,才能问到实处,才能体现出问题的价值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