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理想是,希望每个人有受教育的权利,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然而,从童年起,大家可能就不在同一起跑线。
互联网的理想是,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平等的接入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
然而,首先,不一定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接入互联网;其次,互联网中也并非一马平川,有网络,就有聚集;有联合,也有小团体。
人们也可能更为封闭的只听得到自己想听的声音,所谓“信息茧房”。
打破这两个魔咒的策略之一的前提是,机器有一天真的替代人类做了所有重复性工作;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一开始,你的注意力该用在何处,怎么用,都有所斟酌。
继续在读Jon Witt的《The Big Picture:A Sociology Primer》,最大的感触是,对后现代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且把一些经历和读研期间读过的几本相关著作串在一起了。(每每此时,心里还是会感慨一下自己的阅读量其实很有上升空间啊~~~)
(1)后现代的一大重要方面:叙事
后现代运用在职业规划方面,即是对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理论的局限性做一划定,然后以“叙事”方式,从每个个体角度挖掘其可能性,该打破的打破,该重建的重建,直到,那个个体有自己内在舒适的一致感。
(2)后现代的第二个方面:图像
《媒介现代》这本书基本就在讲这个事儿;另外,鲍德里亚呀,法国后现代大师。
(3)消费主义/选择
(4)网络
文化霸权主义、赛博化
(5)跨界
边界模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