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又拖拉啊,快,快,快,赶紧过来做作业!”
“让我再玩会呗~~”
“不行!赶紧先做作业!”
……..
每天晚上跟儿子必上演的一幕,为儿子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真的是操碎了心。
以前儿子还没有上学时,总觉得有些家长把孩子不好好做作业的情形描述得似乎太夸张了,结果真的到自己开始管教孩子作业时,才发现,平时亲切和蔼的亲妈瞬间能变成狂躁怒气冲天的公牛状。
一开始还自我安慰:几乎每个家里都是这样,自己这样不算什么。至少到10点钟孩子也能做完作业。
后来才发觉,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状态啊。自己管不好孩子,还找种种例子来自我麻痹。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是不做作业的孩子让妈妈发怒?
还是孩子不好好做作业的状态让妈妈生气?
亦或是孩子拖延做作业的毛病让妈妈崩溃呢?
其实细细分析来看,不做作业时那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真的美好极了,儿子一边高兴玩玩具,爸爸一边打着自己的游戏,妈妈一边追着自己喜欢的剧,自由快活的一家子。
然而,一旦孩子要做作业了,妈妈爸爸立马都快速“武装”起来,催促,讲道理,甚至训斥,就是为孩子能坐到桌边开始做作业。但是孩子就是磨磨叽叽,就不配合,就是不断拖延,直到爸爸妈妈开始暴躁甚至大发脾气。
你看,症结就在孩子的拖延上面。
孩子是天生喜欢拖延吗?我想孩子估计都不懂什么是拖延吧,但是家长都懂啊。
“妈妈,你帮我把这个玩具修理一下吧?”
“等一下再弄,我正忙着了。”
….
“爸爸,你带我到院子里踢球吧?”
“待会再说,现在没时间。”
……
这种场景熟悉吧。
孩子的拖延,都是家长用行动“告诉”他的呀。
图片来自网络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每次都要等一等,那我做作业也要等一等。家长不积极响应孩子,孩子也不会积极配合家长。孩子的拖延症绝大多数是受家长的影响形成的。
找到了症结,就要想办法去改善。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培训家长迅速行动的榜样。
比如现在每天督促孩子做作业,我不再大呼小叫,而是以引导加以身作则方式来慢慢训练孩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第一步:拿出孩子抄作业本,跟孩子确认一下作业内容;
第二步:把要完成的内容拿出来放到他书桌上;
第三步:告诉他,作业大概应该在几点完成;
第四步:提前跟孩子明确完成后的时间,将跟爸爸或妈妈一起玩个游戏或看个动画片或出去散步;
第五步:同时跟孩子明确,自己也有工作要做,现在就要去了,如果他做作业有不清楚的地方,或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问我。
好了,余下的时间就留给孩子,自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并把先前确定好的要玩的游戏准备一下。当孩子看到妈妈真的这样在做了,他也会自觉地坐到书桌前开始做他的作业。因为他知道,只有他赶紧做完作业,后面时间才能跟妈妈一起玩。
当然,一开始这个操作方法不一定立马能改变孩子的拖延,但是你只要相信,你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榜样,你说到并立马去做到,绝不拖拉,孩子慢慢也会模仿你的行为风格,改变拖拉的习惯。
做作业不拖拉只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步好习惯的培养,要真正培养出一个做事、执行力都超强的孩子,家长积极的行动力一定是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