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死亡,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得民风变得厚重。”
这一章看似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我认为里边大有文章啊。
孔子教我们要谨慎的对待死亡,并且还要久远的历史,为何?
我平时不太喜欢评论时事热点,但最近一则消息“忘记过去,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这是在南京纪念日出现的消息,有些是国外人发出的声音,外国人没有经历过,这么说情有可原。但是有2个国家的人不能说,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日本人。
前阵子坐车上,听道德经里边有句话叫“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只有天命可以决人之生死生死,南京30万人的生命,被日本剥夺,在抗日战争阶段,中国军民死伤3500万之多,日本美其名曰要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替天来行驶生杀大权,那么希有不伤其手矣,日本鹾而小国,死伤亦有100万之多。
“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杀人,战争都要处于不得已,不得已而杀,不得已而战,得胜后都要以哀悲的心态,以丧礼对待。但是日本竟然将杀人当作游戏,泯灭人性。
在说忘记过去的那些人,竟然有一小部分是中国人,还有在网上流传的学校老师,竟然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南京的死亡数据不是真的”,“为什么总要计较已经过去的事情,快乐的看向未来不好吗?”
如果痛苦的过去,惨痛的教训我们要忘记,那试问前路该往何处走?道德经有云“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我们学历史,是为了能更好的面对今天,这就是一个民族的“道”,必须学历史,知历史,精通历史。
孔子这一章第二句,“民德归厚矣”,中国人民朴实厚道,国家对外也是朴实厚道,上一章举了几个例子再拿出来说一下。中国古代中国的科学一直引领世界,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用它来搞烟火,丰富人民的生活,西方人获得后,用它来造枪,用来杀人掠夺。指南针的发明,中国人用它来指引航海,进行贸易往来,西方人获得后用它来指引航向,去殖民。
这都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慎终追远”,这种沉稳的民族精神,使得我们的民风淳朴,正是因为有这种沉稳的民族精神,对待死亡的慎重,牢记历史,牢记犯过的错误,才能一次又一次的站在世界顶峰。
中国历史上已经多次被外族侵略,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是别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成功侵略中国的,没成想最后都变成了中国人,没成功侵略中国的,都滚回了自己的国土。突然想起了战忽局张绍忠局张说过“我们要想灭了小日本,脚一伸就灭了”,所以小日本们,你们应该感谢你们的地理位置优越,被安排在了中国旁边,你要被安排在美国旁边,那可就惨了。
最后呢,还是回归正题,慎重的对待死亡这件事,好好学习历史文化,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养成沉稳的性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4102/cfc37d091e7e43b9.jpg)
雪岛 ,是幸福猪唯一的小岛,欢迎大家上岛来玩儿,福利多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