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4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4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3-02 07:40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 第一章:新生活之刺青者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宋和你喜欢刺青。

易中天:对,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喜欢刺青,全世界的人都一样,但为先进文化和正人君子所不齿。只是到了宋,这种习俗才死灰复燃,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英雄好汉的标志。比如“九纹龙史进”。

艺凡:文身一事在宋代可谓史不绝书。

易中天:最夸张的,是“花腿”。花腿就是从臀部开始,双腿刺青直到足部。当时开封的习俗,是每逢佳节便要游行。跟在妓女队伍后面的,多半是纨绔子弟。为这些轻薄少年牵马的,便是花腿。除了刺青,还有刺字。

艺凡:岳飞。

易中天:刺字的一般是军人,最有名的是岳飞。他的背上刺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相传是他母亲所刺。不过,刺字明志的不止岳飞。南宋初年,抗金名将王彦的部下,脸上就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号称八字军。意向相反的则有仁宗时期的反政府军,他们脸上刺的是“义军破赵得胜”,宣示着推翻赵宋的决心。

艺凡:脸上刺字的不是犯人吗?

易中天:在脸上刺字,原本是一种刑罚,目的是对人犯进行身份歧视和心理摧残,因此在西汉被文帝废除。此后,它成为一种私刑,主要用于逃亡的奴隶。北宋却制定了刺配法。但凡被判处流刑的,脸上都会刻有“刺配某州牢城”字样,比如宋江和林冲。囚犯刺字在面颊,军人在额头,或者额头刺番号,手背刺姓名。这其实是把他们视为犯人。

艺凡:军人自愿在脸上刺字,是表示了一种必死的决心;岳飞在背上刺字,则证明了他的忠贞不贰。那么,刺青呢?

易中天:大约只能解释为“扮酷”了。事实上,喜欢刺青的或者是血性男儿,比如史进;或者是英俊少年,比如燕青。

艺凡:这是一种审美的态度。审美的对象,是人体。

易中天:对人体美的欣赏从魏晋时期就开始了。只不过,魏晋崇本色,隋唐重时尚,两宋爱刺青。魏晋的追求,是玉树临风楚楚动人;隋唐的讲究,是“画眉深浅入时无”。两宋则兼而有之。

艺凡:一半魏晋风度,一半盛唐气象,即为两宋之美。

易中天:因此,宋人也爱大自然。这是士大夫的审美。他们是不文身的,宗室的刺青更为朝廷所明令禁止。于是,无法也无意欣赏刺青的士大夫,便将审美的目光投向了田园和山水。这一方向是魏晋名士开辟的,但主要表现于诗。绘画方面却乏善可陈。当时的所谓山水,主要是作为人物和事件的背景而存在,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水平和成就都很低。唐代画家的关注点,也仍在人和物。只有五代后梁的荆浩,才可以说开了中国山水画之先河。

艺凡:但,蔚为大观,是在宋。

易中天:宋的山水画无疑是一个高峰。问题是,宋代山水画很真实吗?

艺凡:表面上看,关同画的就是河朔,李成画的就是齐鲁,范宽画的就是关陕,董源画的就是江南。问题是,中国画从来就不满足于外在的形似,更追求内在的气韵。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水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的想象的真实,心理的真实,甚至幻觉的真实。更重要的,是情趣。

易中天:情趣恐怕是可以讨论的。在宋代山水画中,人与自然极为亲近,甚至融为一体。那样一种宁静,可以说如入无人之境。这样一种情趣,只属于新时代的新主人。这个新主人,就是庶族地主阶级。

艺凡:庶族地主阶级成为中华帝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角,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坐稳江山,则是在宋。大批的世俗知识分子通过科举,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乡村而城市,由地方而中央。

易中天:因此,那些精明的商家便会将自己的茶楼酒庄设计成园林式建筑,甚至村落之景,以此媚雅。这样一种心态,可以由一首词来代表: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艺凡:这首词的作者王禹偁出身农家,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及第,是典型的新时代知识分子。

易中天:前面所说此类人物的心理状态、复杂情感和对山水田园的态度,词中也应有尽有。因此,这首词是可以与宋代山水画并读的。只要读懂其中之一,就能读懂宋,以及那些情绪。当然,也会读懂“景德”这个年号或年头。且听下回分解,景德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kk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