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扫除,修行,知行合一

扫除,修行,知行合一

作者: 桃月春分里 | 来源:发表于2023-10-15 08:01 被阅读0次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小学到大学,学校里所有的标语都记不得了,惟有高中宿舍楼前的这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却牢牢记在脑海里了。当时只觉得这句话非常有气势。由于我不是住校生,这句挂在宿舍楼前的标语我也只看过几回。不知当年天天见到这句话的同学们是如何看待的呢?天天看,到最后是不是都“视而不见”了呢?还是照着做呢?

好像大家都熟悉这句话,好像也没有听说过有谁不同意这种说法。

有些人总是要等到自己的居住环境脏到自己都无法忍受时,才会不得不打扫。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指的并不是这种打扫方式吧?

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好像真正做到的人并没有多少。我每周六都安排了固定的清洁计划,但有时也会拖延到星期天,甚至拖延到下星期,比如清洗卫生间门口的地垫。所以我也属于那做不到的人群之一。

有人就做到了:华杉老师(华与华公司的老板)。

华与华公司坚持每周一早上由华杉老板带队,全体员工一起大扫除,扫除半小时。

华杉老师说这样做,往小了说,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往大了说,就是知行合一。

打扫谁都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如果我们认同这句话,却不能坚持,就是没能知行合一。

有一句佛门关于做人道理的至理名言是: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比如说扫地,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布施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所以,即使是在家里打扫卫生这种小事,也是人生的一项重要修行。像禅宗的神秀大师的偈语所说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扫除力》里说道:你所居住的空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或者说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自己的房间。

所以一个人的居住环境能展现出TA个人的形象。

美国哈佛商学院研究发现: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居家环境往往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乱和肮脏中。这意味着,通过打扫,改善居住环境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同样,一家公司的环境则体现出该公司的形象。倘若每个员工的办公桌都乱七八糟,找份资料都要找半天;茶水间里水渍,茶渍明显;卫生间也不够干净…这样的公司,客户还会选择和你合作吗?久而久之,客户将有可能一个个远去。公司的业绩不可避免将会不断下滑。从客户的角度来讲, 干净整洁的公司环境间接体现了该公司的业务能力。所以无论在哪都要保持我们的扫除力。

知行合一,让我们从扫除开始。

相关文章

  • 成圣之路(710)做事就是修行,手头之事就是实践知行合一的道场

    做事就是修行,手头之事就是实践知行合一的道场。

  • 突然发现我所做的工作都和潜意识有关

    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修行。修行是修正言行,道理都懂,做到却很难。修行就是提升意识频率、修正言行,知性合一的过程。 ...

  • 修行

    我说,我是修行人,问,何为修行,我答曰,修复本心,完善本行。从而知行合一。问,修行不是务虚吗?给自己创造假象,陶醉...

  • 修行,究竟修什么?

    修行是修心,是认识心灵真我和肉体假我的真相,破迷开悟。 修行是修心,是去掉凡夫的坏毛病和扫除红尘不良的污染。 修行...

  • 对于“扫除道”你怎么看?

    对“扫除道”您怎么看?有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 把扫除看作求道的行为,看作修行的方法,这当然很好。我参观过著名的日本...

  • 收敛

    闲度春节无闲庭, 君子气度枉修行。 格物致知假大空, 知行合一水叮咚。

  • 修行: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传习录》 在最近开始构建经济学的模型,这种构建不...

  • 看图写诗||应无所住

    来去匆忙一场空 修行尚浅有所误 待到醒悟入空门 知行合一慰所遇

  • 阳明心学杂谈(一)

    在我入门修行前,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跟大家是相同且错误的。就是认为,我知道了个什么东西,然后去实践它,就是知行合一。...

  • 知行合一需要修行

    史蒂芬•柯维在《第三选择》这本书里面讲到协同思维,分为四步: 1、我看到自己。第一步是要看到自己是被情绪掌控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扫除,修行,知行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kt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