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女孩在工作群大胆提了两条创新性建议,目的是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单位好形象。她本以为会引起大家注意,引起热烈讨论。可是,群里半天没动静,没有一个人说话。她伤心了,发誓再也不发表任何意见。她说到做到,从此还真没说过话,除了单位下通知时回复个“收到”。
另一个女孩就特别看得开,说人微言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她举了几个例子:领导在群里说一句话,马上就会竖起一排大拇指;有名气的人写了一篇狗屁不是的文字,好多人就说是不可多得的好文儿;有地位的人在朋友圈随便发个东西,点赞的能上百;微信运动里,只走了几千步的“大人物”,“红心”一个摞一个。
有长者附和说,“小人物”说的再好,没人响应;小人物写的再好,没人在意。我们平时说尊重都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错,差,非也,你给他点一百个赞,不一定能给回你一个赞。为什么?他觉得那样就降低了他的身份,另外,你发的内容他可能就从来没打开过。
于是,我看到其中一个女孩写的文儿:
不知从何时起,我从一个炫迈似的人,变成可以坐一天不动的人,从一个滔滔不绝之人变成了沉默寡言的人…
从前喜欢西红柿像喜欢生命一样,突然就那么一天不喜欢了。其实西红柿没变,变的是摘西红柿的人,摘西红柿的人手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