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说实话,翻译的很一般,甚至有点混乱,很多对话只能在哪里猜。
如果真的喜欢也在能力范围之内,推荐去读读英文版本。也可以去看看对应的美剧,毕竟小说里面大量的对话,在视频中会表现的更有张力。
这部小说,对底层的描写可能真实,不过描述的过于偏颇,难道除了熬夜、酗酒、性之外,再无其他吗?这一点,值得深深地引起思考。
奋斗更多的是提升外在的物质,满足吃喝拉撒睡的需求,可是内心如何获取到滋养?这一点,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还有,整本书和纽约关联度不大,也和梦想无关,在宣传上,纯属噱头,对选择是一种极大的误导。
主人公,不知道是单纯还是急于求成,总是把身体当做一种交换的筹码,真的可惜,也许真的是年轻的缘故吧。
那些所谓的同事,表面看上去,一个个的和蔼可亲,团结友爱,真的遇到问题,又有几个人可以依靠?
感觉上来说,很多人自己内心的魔障都化解不开,周而复始的重复的、经历着,也许这才是一直在底层,摆脱不了的根源。
还有一部分,小说暗含的引线,每个人在人人可以看到的外表之下,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用来戏谑,用来调侃,更多的是在孤独的时候,用来疗伤,也许这才是这部小说在亚马逊上畅销,进而引起共鸣的一大原因吧。
都在讨论阶层的差异,待的久了,也就只是一种谈资而已,又有几人能够真的用心,真的去努力改变?
长此以往,更多的就只是抱怨、徘徊、反复和咒骂。
之后,又能如何?
该吃吃,该喝喝,一切都那么自然。
所以,逆袭是极少的,不是谁都有能力,有毅力完成的。
但是,“呵呵”,一点也不难的就发出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