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像喜欢甜一样喜欢苦
看到这句话时,想到的既不是苦瓜也不是蛋糕,也没有生活的酸甜苦辣。而是单位里几个同事喜欢喝清咖的事儿。『喜欢』这个词用的并不准确,可他们确实只喝清咖,视牛奶与糖为洪水猛兽一样的。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过多的牛奶与糖对健康不利,实际上倒喝不出这种清咖与那种清咖有什么细致的差别。但也确实让我感到『喝清咖的人比想像中的多嘛』这样。
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喝咖啡已经记不太清了,高中那时候还没有。大学里也没有喝过咖啡的印象。倒是毕业后开始工作了,咖啡成了家里的常备品。刚开始喝的时候,许是觉得时髦,感觉社会上的人,都是会喝咖啡的。咖啡成了烟茶之后占领办公室的第三大嗜好品。刚开始喝时,都是跟父母一起去超市买的摩卡拿铁咖啡,糖不像炭烧那样多,甜度刚刚好,又非常有牛奶的柔滑感。当拿铁滑过喉咙的时候,那感觉简直美妙极了,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持续了好久好久,直到后来随着工作加班的增加,咖啡渐渐成了提神饮品。喝咖啡再不是因为享受,而只是为了提神,那种幸福感便再也没有了。
什么时候开始喝清咖的呢?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刚开始喝清咖的时候感觉,哇,这个怎么这么苦,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这个东西好喝?那时候喝的是雀巢速溶黑咖啡。之后我知道速溶咖啡与手磨咖啡的区别,才知道速溶黑咖啡,确实是没有什么香味的。我开始喝清咖也不是因为喜欢才喝的,一方面拿铁本身已毫无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久坐,喝含有很多牛奶的拿铁使我有一种发腻的感觉,有时候喝完会觉得没味口,有时候又觉得喝不下。于是我转而强迫自己喝清咖——不加奶不加糖。虽然一开始很苦,但没几次我便喜欢上了这种喝法,尤其是吃了油腻的东西后,喝上一杯清咖,那种醇厚的苦感混合着解油腻的丹宁,以及咖啡豆特有的香气,这简直是就是美的享受。那一刻,我觉得这才是咖啡应该有的样子,以前喝的都不是真正的咖啡。
喝清咖的人终究还是少的。主要还是因为它实在太苦了。曾经我在星巴克问服务员要一杯美式,那小男孩用略带惊讶的表情看着我,制作完成后带着关切的口吻问我,『先生,要不要给您加点奶和糖』。我听了后尴尬的笑了,心想,那不就成既不是拿铁也不是美式的怪物了嘛。毕竟没有说出口,『不用,不用』我回答。于是我知道,一般人不会喝美式。因为从来没有人问我,『您的拿铁要加糖吗?』这样的问题。
『甜』是多么让人怜爱。甜的都是美好的。不仅甜的食物甜的饮料受人欢迎,我们还有甜蜜的感情,笑得很甜,甜言蜜语和甜心。甜竟是突破语言突破种族障碍的一种文化,即便你没有他或她那样喜欢甜,至少你不会讨厌甜。『苦』呢,总是与不好的体验联系在一起,我们有苦难有痛苦,生活的很苦,受苦,以及苦尽甜来。我们希望送走苦,迎来甜。也许只有苦行僧喜欢苦,然而他们并不是常人,他们希望通过受苦,来更接近自己的神的,修行的尽头,便是无尽的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