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个极其爱美的太太,不懂化妆护肤,但是在发型,穿着上打扮得却极其认真。对头发,服装的设计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总是梳着高耸的贵妇头,喜欢闪闪发光的布料,穿的形容华贵。
她是一个极其爱管我学习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两个字,她总是挂在嘴边。她继承着我外婆那句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名言“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看到了吧,在她从小对我的教导下,就希望我入党,考公务员,当官,然后光宗耀祖。可惜了,我从小爱玩,只想做自己爱做的事,不喜欢被约束,也不太爱学习。所以,奈何,我妈妈对我是恨铁不成钢。
一个来自于七八十年代的母亲,最大的优点就是节俭。好歹听说以前外婆家可是地主?可是再富有的家庭一碰上文革,也得败落成普通工薪家庭。更何况,外婆一下就养了五六个,原本不富有的家庭,就更加拮据了。但好歹出生于书香门第,他们几个姐妹,也都是读过书的。所以,在学习成绩这方面,似乎是继承了传统。不管妈妈在其他方面多么的节俭,但只要涉及到我的学习。无论多少钱,她都心甘情愿。只是,越是花钱多学习的英语,我好像就越是一窍不通。说到这些,我妈妈对我的学习也是万分的焦急,仿佛,我好像一点不行就会一事无成,但是迫于我是一个热衷于听表扬的人,所以,她也只能一个人在心里干着急。
总之,为了让我学习。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可以对她呼之即来,招之即去。我还经常以吃麻辣为筹码,要求多少麻辣,才能换来我写完今天的作业。什么拿笔,丢垃圾。只要是我在需要学习的时候,我的要求,是百求百应,我对此也是屡试不爽。
尽管这样,我和她的性格还是不合。整个家庭,每天都在不停的争吵。这是一个不和睦的家庭,包括我,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自然脾气也万分暴躁。所以,对于母亲的伤害也是不少。
我曾想离家很远,远离这个硝烟的家庭。可是直到真正的离开家乡的地方,又开始怀念。虽然家乡很小,可他足够宁人熟悉。尽管家庭偶尔吵架,可他却是那样的温暖,舒适。那个家里有我的父母,他们会担心我是否温饱,他们会替我考虑周全。
还记得那个冬天,我妈妈在长沙陪我读书。周末我们出门本是去逛街。可偏偏,她就是那么爱讲学习,而我很不耐烦,于是我们就那样在路上吵了起来。我很恼火,扭头就走了。傲气让我不能回头,可心里就在懊悔,我怕她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偌大的城市里分不清方向,我怕她走丢。那天我独自回去,在家里从白天等到了黑夜,打不通电话。我很害怕,我忘记了这是否只发生了一次,但我记得那次以后,有一天,母亲曾说起我就那样的狠心把她丢在了街头。
我没说话,但我确实很内疚。
下个月就是她的生日了。看了龙应台写的目送,突然很想她,也很想回家。
以前,打电话总是嫌她唠叨,嫌她话多。后来仔细想想,其实就是我一个字眼,他都在为我想办法解决,为我操心。所有的唠叨,都来自于我心情不好时发泄抱怨后,她给予的关心和问候。每次遇到问题她比我还着急,因为她在担心她的孩子。
现在她越来越老了,唠叨也少了起来。连一句问候好像都是害怕打扰。我也变的懂事了,争吵也少了,好像我们都长大了。
那天去学校,在火车上碰到了以前的同学,聊聊天。他说,真想呆在家里,即使什么都不做,即使也很无聊,但是却很舒服。
是啊,千方百计曾想离家的孩子终于在有一天知道想念家乡了。其实,我们在内心都是一个孩子,需要母亲,不愿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