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关于我的故事吧。从和妹妹的一个小互动中,我发现了我们之间存在的一个过往的模式。这个模式一直限制着我们,束缚着我们的手脚。今天,我真的是幡然醒悟。当我看到了这一点,我就觉得以后可以慢慢扭转了,我就看见了希望之光。
昨天,我的车子打不着火,又需要去邻市办点事情,没办法就问了妹妹:我周三可以用一下电车吗?
妹妹说:你什么时间用?
我说:周三单位组织活动,我不参加了,所以我一整天都有时间,就看你的时间如何安排?(其实我想说的是:不想打扰妹妹本来的日程安排,尽量以她方便的时间借车子一用)
妹妹又说:你到底是上午去,还是下午去?是一整天都要用吗?
被她这么一问,我本来柔软的话语,变得硬邦邦起来……我不想耽误你上下班,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跟我做个伴;没时间的话,我自己用两三个小时足够。
后来妹妹答应了。答应是答应了,但事后我觉察到:在我跟妹妹对话的时候,我内在隐隐有愤怒在升腾,我是生气的,我能感觉到我的语速提高了、变快了。丨但是,我怎么就那么爱生气呢?为什么对妹妹总会生起愤怒之心呢?
可能一直对亲人有需求,有很多奢求吧,希望被陪伴、被理解、被支持。所以,总会把对父母的期待投射到妹妹的身上,希望别人给予关爱,来帮助我填补内心的黑洞。
再一点,我突然意识到:我和妹妹都同时秉持着低自我价值感。
妹妹的生活到底自在与否,是她该关注的自身最大的事情。她有权优先考虑自己,优先维护自己的利益;她有权拒绝因与别人方便而让自己不便。但是,妹妹却在用一种忽略自己、牺牲自己的方法,把我的利益排在之上。丨而我,当妹妹没有接续着我的问话思路 往下讲的时候,我会觉得她说话总是不照着正路讲,啰啰嗦嗦地一点儿也不利落,不能挤出个准确的时间给我。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妹妹不照正路讲,是因为她把自己的需求完全放下了,把我的需求变高了……而我内在那个愤怒的声音,其实就是对对方这种忽略自己、牺牲自己的言行 很不满。说到底,所有人都是镜子,我从妹妹身上照见了自己。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在和妹妹重复一样的动作?我对于她的不满,是因为她激起了我内心的愧疚和不安,因为我总担心我会打扰到谁、我觉得不该去打扰谁(内在的不值得)。
做事情,总是先为别人考虑,光为别人考虑,常常不知道把自己胡乱“塞”在哪里了。而针对一件未果的事情,我总是很善于在自身找原因,仿佛都是我的错。一句话,我很善于发现自身缺点和短板,却从不曾站在自身,从本心出发,把那个无辜的自己择出来,轻松自在地做事情。
亲爱的自己,请记得:你有资格!你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