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1日 阴雨
相亲也称相门户、面试、对演法、见面。物以类聚,有些人相亲不看外表,会考虑门当户对或能力、职业等问题。就是验证、考察双方的职业或社会地位是否相当、说话是否通顺、顺眼、般配等。
中国民间婚姻礼仪。 相亲的时候,多由自发或婚介、媒体、人力资源部门、家族、媒人联系牵线,双方长亲见面议亲。历代相亲形式大同小异。
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相见,而由父母长亲包办,相亲同时邀来姐夫作为能否定亲的参考。一部分是在集上、庙会上男女进行所谓的“会面”。男女双方各由媒人或父母带到集会上。
春节已过,恐慌已过。
展望新年有点堪忧,不同往年的目标明确,能够把握时间,管理自己,主动设定计划向目标靠近。
过年相亲、催婚的话题已不再我身上发生,似乎过了要相亲、被催婚年纪,然而这却成了自己今年计划中的头等大事。
或许来自周边的压力根本没有自己内心来的更具冲击、惊慌和无助,因为这事并非主动就有结果,虽说“女追男隔层纱”,但我也得先碰到这样一个可追的。
听母亲说,老家现在相亲双方尚未见面,男方就得先给介绍人红包,这不典型的商业模式吗?
虽说历来就存在媒婆这个职业,如今这信息爆棚的社会,人人都可能随时跨行一两次的,我得赶紧乘着身边的亲朋好友暂未将其商业化前把事情办了。
有需求才有市场,相亲正在被年轻人正视且接受,很多人也由此找到了真爱、获得了幸福。
但是“金钱”正在打破那人情,将其变成交易,自己将爱情、婚姻、后半生作为了交易标的物。
“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相见,而由父母长亲包办”,不禁想到了大舅舅,听母亲讲当时大舅舅是有一技之长(油漆工)的人,嫁娶之事深受周边同龄姑娘家庭的看好与欢迎,最终娶了我大舅妈。
母亲说如果当初娶了某某估计现在不仅家人和睦,经济方面可能会更好,只是那时候外婆选了现在的大儿媳妇,说是看中了我大舅妈母亲的温良贤淑,知进退、懂分寸,当然或许还有她们家的经济条件。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位女儿与母亲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甚至背道而驰。
我问母亲,外婆生前有没有表示过后悔当初选错了人,母亲并没有正面回答,听她的意思,外婆肯定是有愧疚之心的。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儿女过得幸福,只是这世上哪来的后悔药呢?
跨出那一步就是一辈子,离婚,像他们这种年纪,观念和身份都不会被允许的,什么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只能期待下一个人生轮回了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86487/fb6a439655d9540d.jpg)
一个好友曾说,相亲就如买彩票,中了就是幸福。
相亲我不排斥,形式也不重要,这辈子我都挑到快三十岁了,怎会怕再多挑几年?
这辈子我才过了不到三十年,还有大半辈子要一起过,必须找一个至少合三观的人。
我想做,一生只开一次花的竹子。开了花结了竹米就死去的那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