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管理成就生活》,这是一本经典管理学著作,被誉为欧洲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本书作者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是欧洲管理学界的泰斗级人物,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对其赞誉有加:「无论在理论领域还是在管理实践领域,他都是权威性的大师。」
这本书是其代表作。他在书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框架,澄清了关于管理、工作的普遍错误认知,强调管理要回归常识。
1.听书笔记
01)工作应该快乐,是个伪命题。实际上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快乐的。快乐工作和持续改善本质上不兼容,这是一个悖论。
即便是看似快乐的工作,也存在不快乐的因素。
02)对于职业晋级,人们总是习惯做拼图,把力气花在消除短板、查漏补缺,而实际上,洞察自我、找准优势、不断深挖的打井,才是最重要的。
03)做工作,应该选最擅长的事情。如此才有可能通过持续改善,实现高效能,成为行业高手。而感兴趣的事情,应该留给业余爱好。
04)没必要刻意激发员工的热情。比热情更重要的,是稳定的产出、持之以恒、尽职尽责。无论是常规性工作还是创造性工作,都是如此。
05)意义,很难从工作本身找到。即便工作本身对任何人来说都毫无意义,我们也能从工作结果和工作效能中找出意义来。
2.听书感想
这位管理学家,拥有40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在书中没有熬鸡汤,就其鲜明的观点来看,还有点毒舌:
工作应该快乐是个伪命题;
做工作选擅长的而非感兴趣的;
领导者没必要激发员工的热情;
人们很难从工作本身找到意义。
果真是经验和修为深厚,看透了工作,观点洞察本质,俨然当下职场人的嘴替。
显而易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工作从来都是工作,谈不上快乐,工作也没有什么意义,没必要寻觅。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干什么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干工作。
毕竟工作都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如何为工作结果和效能附着意义。
也就是说,管理自我,是成年人干工作的一项基本素养。
无论是身在职场的工薪族,还是自己做一摊事情的创业派,又或者不拘一格的自由职业者,职业有别,可工作没区别,都是产出成果,满足他人需求,都离不开管理自我。
*管理自我,需要管理预期。
如何定义自己的职业角色,如何看待眼下的工作,如何认识工作中频频出现的问题,都得前置性管理。
有所预期,才能恰当着力,当然了,预期不能太高,因为工作没有意义,工作成果和效能,如果总能意料之外,那自然形成一个正循环。
*管理自我,需要管理精力。
时间有限,工作无限,即便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工作也做不完,问题一直出现。
怎么做好时间管理,高效使用有限的精力,去做最重要的事情,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怎么把自身效能和缓急轻重匹配好,不仅考验工作基本功,更决定了能不能走得远。
*管理自我,需要合理取舍。
快乐工作和持续改善,本质上不兼容;有限资源和无限意愿,其实也不兼容。
每个成年人都面对着一个「人生不可能三角」: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个人实现,无法求全。
除了苦练基本功,提高工作效能,还要学会取舍,留下最重要的、最有可能的,舍掉难以实现的。
也许只是一段时期内的取舍,因为总体来看,我们需要取舍,哪怕是暂时的,去达到动态平衡。
生活不易,我们作为成年人身负重担,更应理性、更应现实,更加自觉地成长,知重负重,稳步前行。
把注意力从关注圈转移到影响圈,把有限的心力投注在影响圈内,积极主动,管理自我,精进自我,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与你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