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仪式感来自于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
在短视频平台上我关注了一位在澳门生活的女企业家,看起来大概四十多岁,她每天都会换上精致的连衣裙,从裙子的花纹和做工上看,是名贵的牌子,亦或者是私人高定。
她不是去参加酒会亦不是去谈生意,而是叫上三两个明星好友或者生意伙伴在家里吃饭,而每一餐饭皆有名贵的食材,她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属于他们的盛宴。
你听的没错,是她来做菜,在一个视频里,她介绍她米其林的名厨师傅,告诉大家她对于烹饪的爱好。
从她的身上,我看到的仪式感不是虚伪、不是炫富,而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凡事都亲历亲为,做到最好的生活态度。于事业上,于友谊中,于生活里。
2. 仪式感带给亲密关系的冲击力。
我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小林生长的身材苗条、面容姣好,却嫁给了粗糙的小于,两个人感情是不错,但是性格确实是大相径庭。
小林温柔细腻充满浪漫,注重生活中的仪式感。而小于不拘小节,更不懂浪漫,妥妥的直男癌,这件事让身为妻子的小林很是苦恼,她觉得婚姻是需要长久维持下去的,但两个人在诸多细节上完全不是一个频道。
双方开始互相嫌弃,并且慢慢出现了婚姻中的嫌隙。而“仪式感”也成为了双方的一颗雷,随时爆炸于他们的婚姻生活。
有时候所谓的仪式感也会给生活造成伤害,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3. 难舍难分的仪式感。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既不要太崇尚仪式感带给我们的进阶,也不要抛弃对于生活的热情。
拿我自己来举例,多年来我一直对生活充满热情,好奇心和精致也是我生活中的标签,我只喝矿泉水,从来不用别人的筷子,我会每天化妆出门,也会穿不同风格的衣服,甚至配上统一风格的配饰,我注重吃饭的仪式感,我喜欢庆祝节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矫情,但我也会吃路边摊,会随心情摇摆,会孤身一人在曼谷的街头喝罐啤,也会在不开心的时候大声骂街…
这一切,是因为我知道,所谓仪式感不是冷冰冰的摆pose,而是对生活的热情,所谓非仪式感,不是脏乱差不讲究,而是和生活接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