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悟医道真(九百八十九)

悟医道真(九百八十九)

作者: 妙手柯楠 | 来源:发表于2023-02-19 07:33 被阅读0次
达乎道则明于理。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黄帝曰:五脏异气,咳必有状,敢问何以异之?

岐伯对曰:肺主气者也,其受邪为咳之状,则咳而气喘息出有声,甚则肺气受伤,迫血上行,以致血随气逆唾中见血也。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至心脉则上挟于咽,其受邪为咳之状,则咳必心胸引痛,喉中介介而不利,有如物梗之状,甚则咽浮而肿,喉痛而痹也。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至肝脉则布季胁,其受邪为咳之状,则咳必两胁之下,牵引而痛,甚则胁痛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之下皆满胀矣。

“脾咳之状,咳则右胠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至脾居右胁,其受邪为咳之状,则咳必右胠下痛,阴阴然陷微不甚,牵引而至肩背之间,甚则其身不可以动,动则咳愈剧而加增也。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至肾脉则入腹挟脊,其受邪为咳之状,则腰与背间相引而痛,甚则咳必涎出,此五脏为咳之异状也。

相关文章

  • 悟医道真(九百八十九)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黄帝曰:五脏异气,咳必有状,敢问何以异之? 岐伯对...

  • 悟医道真(六百)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

  • 悟医道真(九百三十)

    “肾热病者,先腰痛痠,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寒且痠,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

  • 悟医道真(九百五十)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

  • 悟医道真(九百七十)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藏?” 黄帝曰:夫病春之温疟与冬之寒疟,而皆安舍不发者,客舍于何脏也? “...

  • 悟医道真(九百九十)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黄帝问曰:五脏咳状,既各不同,然则六腑之咳,其状奈何?兼其病必有所受,愿夫子明...

  • 悟医道真(一千零二)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炅则气泄者,盖热则行,行则卫通,卫通则腠理开,营卫相感,内之魄汗,得以...

  • 悟医道真(一千零三)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曰:名为鼓胀。” 黄帝问曰:人有病心腹满,能旦食不能暮食者,...

  • 悟医道真(一千零五)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黄帝曰:病有少腹胀盛,上下左右皆有痕...

  • 悟医道真(一千零六)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 黄帝曰:人有身体髀股及䯒皆浮大而肿,兼环绕其脐而痛者,是为何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医道真(九百八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fc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