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鉴赏摘抄

唐诗鉴赏摘抄

作者: 拜读LY | 来源:发表于2023-05-17 22:13 被阅读0次

赋得暮雨送李胄[1]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2]。

>注释

[1]赋得:凡是指定、限定题目作诗,照例在诗题前加“赋得”二字,以表示是命题赋诗。这首诗题“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2]沾襟:指流泪。散丝:雨丝。晋代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

翻译

楚江笼罩在细细的雨里,

建业城正是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

天色昏暗鸟儿飞得又缓又迟。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

远望江边的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

沾襟的泪水像江面的雨丝。

>鉴赏导示

韦应物(737? —792?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人称“韦江州”或“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之间的交往均已无可考,但从本诗来看,诗人与其关系颇好。首联两句写了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一个“里”字也暗示作者正身历其间;“暮钟”点明了黄昏时分,因佛寺中有早晚撞钟、击鼓报时的习俗,所谓“晨钟暮鼓”。“楚江”“建业”(今南京)均为送别之地。第二联中的“漠漠”是“密布”的意思,细雨密布在帆上,帆变湿而重;“冥冥”是“迷漫”的意思,微雨迷漫,飞鸟在雨中翅膀沾雨所以飞翔起来就较为困难。第三联中“深”“远”两字更着意地渲染了一种细雨迷蒙的景色。“海门”在诗中是指内河通海处,即海口,从建业东望海口处,自然深不可见;加上细雨纷飞,故只能是朦朦胧胧;“浦树”指江岸之树,远远望去,它们在霏霏细雨之中显得很湿润。二、三联勾勒出了一幅极富立体感的画面,而且整幅画面笼罩在微雨蒙蒙之中。尾联中的“散丝”即雨丝,晋代张协《杂诗》有云“密雨如散丝”。经过前面的铺写渲染,至此已经形成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一种浓重、压抑的氛围,诗人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这里用了一个“比”字,将离别之泪与雨丝融在一起,诗人的离别愁绪喷涌而出,变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直抒胸臆。另外,这首诗采用了一种烘托的手法,除了诗的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也显得十分滋润。读着这些句子,我们会感到,在船帆上、在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这种手法无疑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

这首诗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鉴赏要点

相关文章

  • 唐诗鉴赏摘抄

    峨眉山月歌[1]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3]。 >注...

  • (332)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浩瀚诗海中的一个过客 ——读《唐诗鉴赏辞典》有感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也借此机会开启了对《唐诗鉴赏辞典》阅读。这套鉴...

  • 《唐诗鉴赏》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悦读悦美,书香校园#我推荐一本《唐诗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是一部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的书本,它融工具书和文学...

  • 唐诗鉴赏《月夜》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 刘方平:唐代诗人...

  • 唐诗鉴赏《寒食》

    寒食 韩翃 〔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 韩翃:唐代诗人...

  • 人生的诗意

    我喜欢读读唐诗,近年来读了好几本鉴赏唐诗的集子。这次春节放假期间,又把《六神磊磊读唐诗》的文集完整看了一遍。其实,...

  • 唐诗摘抄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

  • 感受唐诗的美好

    对于唐诗,我心里一直心存美好。每年春节诗词大会是我必看的节目。 我家有一本《唐诗鉴赏辞典》,说起这本书,我...

  • 诗词原创 老街味道的一组原创小词

    去年读全唐诗鉴赏辞典用唐人原诗韵做了168首绝句,做完后开始读宋词鉴赏辞典,大约用宋人原韵做了40多首词。今年因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鉴赏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fw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