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读书笔记,也慢慢养成阅读习惯,这就是进步。
但同时也发现了相应的问题——那就是在阅读时,也有认真做笔记,但合上书还是忘掉很多……脑袋空空的,像个空麻袋。再打开笔记,浏览到那些知识点,一下又认出它们起来了,这个知道,那个我懂。
这是个困扰自己的未解之迷。读了那些书,为什么会忘掉呢?一定存在某个问题,没有解决掉。
问题是出在记忆环节?想办法努力提高记忆力,向着“过目不忘”的宏伟目标,拼命努力?诚然,记忆力好,有助于学习掌握知识,但那不是全部。否则,学习不就成了“背书”了吗,我们也就成了“复读机”和“复印机”了。
1.应用是关键
阅读学习,对知识能否理解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能改变自身行为、能帮助到自己提升,这才是学习改变命运的元点。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果学知识不去理解,不去应用,或者不会用,那么这样的学习就是“无用功”,因为没有改变自身行为,对提升能力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所谓的学习,只不过是“搬运工”,读的再多,学的再多,还是个“两脚书柜”。
如果只学不用,就算认真努力读完了,合上书又回到“从前了”,学习就是在画圈圈。哪怕你努力上1万小时,没有行动运用知识这个“1”步环节,后边画再多的圈圈都是“零”。
2.阅读的节奏
把书当成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当艺术品收藏。看到打动自己的知识点的时候,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觉得有用?能解决相应的什么问题?带着问题再去细读,就能更好的掌握,这些需要精读。对于阅读中,对于一些以前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列举的相关例证,就可以加快速度,采取略读,跳读的方法。
想要进步,那就需要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知识。所以特意去学习“RIA便签阅读法”。
RIA便签阅读,分别对应的是:
1.R=Read,阅读原文
2. I=Interpretation 引导促进
3.A=Appropriation 拆为己用
RIA具体做法:
将阅读分为R-I-A三环节。
R——阅读原文。
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点。
这里的“重述”,不是把书面语换成口语化的重新叙述。而是要理解,把知识点“吃透”,内化,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将新知识与旧有知识建立连接。
重述的目的有两个,追问和反思。
“世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去追问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环节的阅读,速度就需要相应地慢下来,深入思考。
A——拆书为己用,又细分两个小步。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这里的经验,就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就是把书中学到,领会到的知识点,与
以往的知识经验建立链接的过程,让新知识点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A2 我下一步怎么应用
这就是知行合一,把知识点做相应的运用,进行实践。然后复盘,反思,改进。形成学以致用的循环。
这就是自己学到的RIA便签阅读法。简单说,就是阅读——理解和内化知识要点——应用……复盘,反思,改进,然后再阅读。如此形成知识“复利”,知识技能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