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军人风采路若讲兵军迷
“八一” 我们更怀念那时一帮热血的年轻人

“八一” 我们更怀念那时一帮热血的年轻人

作者: 路若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4:54 被阅读6次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一”,是一个光荣的日子,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日子,是每一名军人都值得骄傲的日子。每到“八一”,我们更怀念那时一帮热血的年轻人。

            之前有一部热血沸腾的影片——《建军大业》,大家都说里面的小鲜肉很多,很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一些革命者的年龄面貌,其实仅仅从年龄上说,《建军大业》中的演员不算小,甚至还有些偏大。

            当年那些“小鲜肉”们在那个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为了主义,抛头颅洒热血,只为革命的真理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当年参加8月1日南昌起义的部队,包括叶挺的第24师(约5500人),周士第的第25师(3000人)、蔡廷锴的第10师(4500人)和贺龙的第20军(7500人),加上朱德掌握的第3军军官教育团部分学员和南昌警察局保安队等其他力量,起义军人数总计约23000人。然而在南昌城附近的国民党军敌对力量包括:李济深部(约48000人)、朱培德部(约17000人)、程潜部(约12000人)、唐生智部(约30000人)、张发奎部(约10000人),以及张贞、赖世琮等部约7000人。也就是说,起义军周围的敌军总计约124000人,起义军将面临5倍以上的敌人围追堵截。然而即使是在这样敌强我弱、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一帮年轻的指挥者们依然不畏强敌,打响了影响历史的枪声。

            今天,我们更加怀念那帮热血的青年。

            当年参加南昌起义的23000余人,最终留下名字并被我们发现的,只有1000多人。而这1000多位有名有姓之人,从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牺牲了将近400人。

            直接参加南昌起义的人群中,周恩来(时年29岁)后来成为共和国总理,有6位成为元帅:朱德(41岁)、刘伯承(35岁)、贺龙(31岁)、陈毅(26岁)、聂荣臻(28岁)和林彪(19岁);有3位成为大将:粟裕(19岁)、陈赓(24岁)和许光达(18岁);有5位成为上将:萧克(20岁)、周士第(26岁)、杨至成(23岁)、赵尔陆(22岁)、陈奇涵(19岁);7位成为中将:唐天际(23岁)、聂鹤亭(22岁)、郭化若(22岁)、彭明治(22岁)、赵镕(28岁)、谭甫仁(17岁)和谭家述(18岁);还有6位成为少将:王云霖(17岁)、李逸民(23岁)、周文在(21岁)、袁也烈(28岁)、廖运周(24岁)和张树才(13岁)。括号内为他们当时参加起义时的年龄,没错,张树才将军那时才13岁。革命先烈们,的确是一群怀揣着理想,慷慨救国的有志青年,正如毛主席诗歌所写“恰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相较于他们,我们大部分的官兵也正处于这个年龄段,然而我们是不是也有他们的那种热血呢?感慨万千,我们任重道远。

            历史潮流滚滚,翻起片片浪花,关键处总让人凝神驻足,那些先烈们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道路上,他们的故事流芳百世,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八一”来临,起义吹响的号角回荡在历史的深处,那帮热血年轻人面貌越发清晰明朗,此刻,我们更加怀念他们,深深地敬意献给他们,用我们最标准的军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一” 我们更怀念那时一帮热血的年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kh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