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天才”。
比如: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之所以称之为天才。就是因为他从4岁开始钢琴,7岁开始巡回演出。在开始创作复杂乐曲时,他经经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练习。
我们想成为某一个专业或领域的“天才”,就需要经过刻苦的练习,不断地刻意练习。
那么,是不是只要坚持不断地练习,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就可以练就天才呢?
不是的,在刻意练习前,还需要具备下面四个条件,才能有所成就。
首先,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才知道努力的方向。好比打仗如果不知道敌人是谁,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东边打一下,西边打一下,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
其次,就是要保持专注。心无旁骛的专注可以让我们在确定的目标面前,有所造诣。
然后,及时反馈。在我们专注地朝着目标努力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反馈结果,及时调整。不断地发现努力过程当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为什么做得不好?怎样才能做得好?
最后,就是走出舒适区。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难免单调、枯燥、乏味。这时候,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区,适应因为刻意练习过程带给我们的不舒适感。
如果在努力的过程中,觉得累了、乏了,也可以做一些其它简单的事务,转换一下脑子,稍作休息调整。
记得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书中这样说:“一根弦,要是不把它拉紧,要弄断它是很困难的;但要是把它绷紧到最大限度,只要用一个手指往上一按,它就会断掉。”
所以,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除了坚持不懈的保持专注以外,还是需要劳逸结合的。
总体来说,具备以上四个先决条件,经过长年累月、保持专注的刻意练习,再加上适量的劳逸结合。假以时日,我们也可以成为某个专业、某个领域的“天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47027/aa4bc21ec0be38ca.png)
网友评论